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

心上秋:这是拆字法。即“心”和“秋”二字合成“愁”字。飕飕(sou):拟声词,形容凄风侵凌的声音。年事:年华与往事。不萦:指缠不住。漫:徒然。

【鉴赏】

本词就眼前景,抒心中情,是羁旅怀归之作。

首二句一问一答,“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乃《子夜》变体,风格与民间小调相近。用这种问答的方式,词人点出了伤离别的题意。其中“离人心上秋”采用了拆字法构造意象,“心”和“秋”二字合起来即是“愁”字,借以巧妙地表达词人内心的忧愁。同时由于离人的愁思因秋景而触发,语含双关,实在是构思巧妙。“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这句承接上句,化虚为实。词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思移至物上,似乎连芭蕉也染上了他的感情色彩,给人以萧瑟凄凉之感。“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这是上阕的后三句。尽管今晚“天气好”,“有明月”,然而月圆人不圆,因而害怕登楼眺望,害怕徒增烦恼和惆怅。这是全篇之眼。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感受,词人的思乡离愁也就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下阕逐层对“离人心上秋”进行具体解说。“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词人在此感叹自己青春年华的逝去,往事如梦,花儿零落一空,美好的时光也像迷茫的烟水似的,一去不复返了。词人心中的惆怅流露了出来,继而“燕辞归、客尚淹留”,化用曹丕《燕歌行》:“群燕辞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燕归客留,上承“离人”,下应“行舟”,意脉贯通,表明了词人淹滞难归的羁旅之愁。“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埋怨如丝垂柳没有挽留住离人,却偏偏系住我的行舟。伊人已去而自己仍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只怨怪燕之归、客之留都由于柳丝把该系住的没系住,却把不该系的系住了,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词人的怀念之情。

全词上阕写离愁,下阕写秋别。寄情于景,虚实交错,使全词显得缠绵悱恻。语言精巧细腻,含思宛转,情感朴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师旷论学

      【文言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6
  • 南歌子(谢送菊花糕)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家里逢重九,新篘熟浊醪。弟兄乘兴共登高。右手茱杯、左手笑持螯。官里逢重九,归心切大刀。美人痛饮读离骚。因感秋英、饷我菊共糕。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615
  • 王维《杂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两首《杂诗》 王维 (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这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写作角度明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9
  • 泊秦淮文言文翻译

    泊秦淮文言文翻译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0
  • 【越调】越调·寨儿令_汉子陵

    朝代:元代 作者:鲜于必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汉子陵,晋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钓叟谁称?农父谁名?去就一般轻。五柳庄月朗风清,七里滩浪稳潮平。折腰时心已愧,伸脚处梦先惊。听,千…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11
  •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

    《爱莲说》文言文练习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