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九日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涯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去北,日西匿。

【注释】

湛湛:深黑貌。高楼百尺:喻指忧国忘家的志士居住之所。牛山:在山东省临淄县南,为春秋时期齐景公望都零涕之地。凌云笔:豪气凌云之笔墨。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春华:此处喻指少年豪气。南朝狂客:指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曾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鉴赏】

此词上阕写重阳节的天气。“湛湛”极写长空之深之重,“黑”字更为之加上了一层浓郁的色彩。“斜风细雨”着飘零的意境,“织”更言忧愁之多。虽是写景,暗中却隐喻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时代危机。景由情生,满腹忧愁由此而起。按照常理,接下应抒写如何之愁。但此词由此而下的三句却笔锋一转,“老眼平生空四海”为之发端,“高楼百尺”的豪情与“千涯秋色”的壮景相辉映,表达出了作者对时代的忧虑却又壮心未已;回想历史,“白发书生”为故国山河的沦陷洒下的“神州泪”与历史上齐景公望都城而流下的“牛山滴”何曾相似!至此,壮志未酬、往事逝如斯的深沉历史忧伤,跃然纸上。

下阕主要表现作者面对南宋王朝国势衰微而更加强烈的忧国之情。“少年自负凌云笔”,但岁月催人老,而今英气逼人的少年也如春花般走过季节的轮回,凋零在秋季,只留下瑟瑟的岑寂。心中的愁苦,用“把破帽年年拈出”的俗套怎生渲泄。山河破碎,愁绪万端,即便登山之高,把酒对黄花,又哪有心思畅饮?此情此景,怕没有感情的黄花也会笑人之憔悴。结句“鸿去北,日西匿”回应首句“湛湛长空黑”,预示神州陆沉的国运。鸿雁本应南飞,而今却向北,喻意深刻,表达了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北方沦陷的土地。他多么希望能像鸿雁那样,飞回去看一眼那片苦难深重的国土。词的艺术感染力至此也达到了最高点。

重阳佳节,登高临远,赏花饮酒,本是乐事。但感时伤恨,愁由此而生,自然贴切。作者恰当地运用典故,使借景抒情更具艺术技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轼《石钟山记》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品读《石钟山记》北宋.苏轼 《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93
  • 《望驿台·靖安宅里当窗柳》翻译赏析

      《望驿台·靖安宅里当窗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前言】   《望驿台》是唐…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6
  • 马说(杂说四)文言文知识总结

    马说(杂说四)文言文知识总结   人教版语文八下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   马说(杂说?四)   一、 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7
  • 《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国论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2.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3.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3
  • 关于描写秋叶的古诗词

      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元稹《**》   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3、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李贺《蜀国弦》   4、…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0
  • 伤仲永文言文高效训练

    伤仲永文言文高效训练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