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史达祖

春雪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东风欲障新暖。漫疑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较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着山阴,后盟遂妨上苑。熏炉重熨,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注释】

沁:渗透。兰心:兰花花蕊。草甲:新草外面的一层枯皮。信知:料知。行天入镜:典出韩愈《春雪》诗“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句。此处用来形容春雪洁白松软。做弄:故意做出。乍:刚刚。上苑:皇家园林。灞桥:唐代建于灞水支流上的一座桥,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鉴赏】

这是一首咏春雪之作。史达祖词以细腻见长,这首《东风第一枝·春雪》词,如同《绮罗香·春雨》一样,通篇不著一“雪”字,而词已是雪景盎然。后人称赞史达祖这两首词是“咏物两璧”。

词的上阕写春风渐暖之时,浅雪铺盖下的别样景致。春雪巧妙地浸入兰花的花心,又暗暗地包裹住新草外面的一层枯皮,这情状,像是要阻碍春天的迅速来到。作者将春雪妆扮世界的自然造化拟人化,用“巧沁”、“偷粘”二词,取其对一种天工之美的赞叹。料想春暮之时,寒气已减,春雪也不能像冬日的雪花一样,长久地停留在屋顶碧瓦之上。但那袅袅春雪“行天入镜”,无处不在,铺盖世界成一派雪白松软。此处作者化用典故,将春雪中池水比作镜子一样明清;马行桥上,有如行走在云端一样的雪中。末了,镶嵌上一句“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景致就不再是单调的雪,而是带上了某种情思于其中,使人更觉词有深意。

词的下阕继续赋写雪景。柳树叶刚开始变青,红杏初开,却又都被春雪妆扮成一派洁白。“白眼”、“素面”均是指雪中植物的情状。雪中有如此美丽景致,也就有了历史上许多动人的故事。这雪花,不禁使人想起了晋朝王徽之夜访戴逵,司马相如踏雪误赴梁王兔宴的佳事;在这漫漫雪夜中,闺中佳人也应该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活儿,又重新燃起了暖炉,或围炉夜话,或守坐长夜;而也是这雪,让人担心为筹办菜宴而挑菜归来的女子在灞桥再遇上漫漫风雪。词在下阕从“旧游”句开始,到末一句,或活用典,或化用典,看似写人、写情思,而实际上笔墨还是未离开对春雪的描写。更为可观的是,在雪中著人,著情思,景色的表现也就更为流畅了。

全词刻写细致,巧用典故,景中有情,意境幽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哀王孙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82
  • “王褒,字子深,琅邪临沂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褒,字子深,琅邪临沂人。褒识量淹通,志怀沈静,美威仪,善谈笑,博览史传,七岁能属文。外祖梁司空袁昂爱之,谓宾客曰:“此儿当成吾宅相。”弱冠举秀才,除秘书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练习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练习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6
  • 《云阳洞北小刚记》阅读答案

    云阳洞北小刚记 赵垣 ①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 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9
  •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送李中丞之襄州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19
  • 春游

    春游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作者介绍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