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湖北西塞山的诗词大全

西塞山,又名道士洑矶,在湖北黄石市东郊,为古樊楚三名山之一。横江一面,高530米,危峰突兀,江流至此,滚滚激漩。由于此地既险且峻,壮若关塞。古代孙策、周瑜、刘裕等均曾在此结寨。晋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命益州刺史率军伐吴。王濬造大楼船,极其坚固,自成都出发,吴国在此地以铁锁链横江截拒,王濬船队用烈火烧熔锁链,直逼金陵,吴主孙皓出降,晋就此灭吴,统一全国。由于这一历史故事,加之西塞山的壮丽风光,古往今来吸引了很多文人名士。当年系铁索的铁柱至今仍屹立在疏林芳草之中。附近有胜迹桃花洞,隐现于飞壁流云间。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名] 西塞山怀古

[作者] 刘禹锡

[注释] ●楼船:船高大有楼数层。《晋书·王濬传》: “ (晋) 武帝谋伐吴,诏濬修舟舰,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舟棹之盛,自古未有。”●益州:汉时成都为益州。●金陵:三国时吴国都城,即今之南京,楚时为金陵邑,秦改秣陵,吴改建业,又有石头城之称。●千寻: 八尺为导,千寻横江铁链之长。●一片句《王濬传》:“濬入石头(石头城,即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 (赤膊自己捆绑)……造于垒门。濬躬解其缚 (亲自为其解绑),送于京师。”降幡,表示投降的旗。●人世句:概括东吴以后,割据江南的南朝政权都象东吴那样,一个一个地灭亡的往事。●山形句:说西塞山依旧耸立在长江边。如包佶诗:“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寒”与“秋”相照应。●四海为家日:言当时唐朝江山一统的局面。●故垒:六朝在此的遗迹,成为历史的见证。

 

男儿未必尽英雄,俱到时来即命通。

若使吴都有王气,将军何处立殊功。

 

[诗名] 王濬墓

[作者] 罗隐

[注释] ●男儿句:此句表达了作者时势造英雄的观点。《晋书·王濬传》:“(濬)为益州刺史……太康元年正月,发自成都。……顺流鼓棹……(孙)皓遣张象御濬,(张)象军望旗而降……皓乃备亡国之礼,面缚舆榇,造于垒门。”●若使句:指吴都金陵倘还有王气,王濬怎能灭吴立功呢?梁庾信《哀江南赋》:“得无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

岚横秋塞雄,地来惊流满。

 

[诗名] 西塞山

[作者] 韦应物

[注释] ●千里奔:形容山势连绵起伏。●江中断:形容西塞山与黄公矶,两矶夹江耸立,似乎是长江切断了山脉。

 

临江峭壁枕寒流,千古诗人几滞留。

细雨斜风怀钓叟,沉江铁锁叹吴侯。

身依片石思齐己,夜泊渔家羡日休。

世事沧桑今胜昔,好将西塞咏从头。

 

[诗名] 西塞山怀古

[作者] 陈仲铎,今人。

[注释] ●钓叟:指唐代隐士张志和,张初名龟龄,作过小官,后坐事贬归,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故称钓叟,曾作《渔歌子》,咏西塞山。●齐己:为唐代诗僧,咏西塞山有“身依片石休”之句。●日休: 即唐代诗人皮日休,襄阳人,早年隐居于鹿门山,也曾有题咏西塞山诗。

 

千里奔来西塞山,横水一跃入云端。

乱摇宿雨腾烟树,尽卷惊流到客船。

正结钢城雄楚渚,尚留铁锁壮吴关。

无穷兴替嵌崖壁,多少风涛送锦帆。

 

[诗名] 舟次长江过西塞山作

[作者] 蔡无相,今人。

[注释] ●钢城:指黄石钢厂。

险绝江南西塞山,矶头涌出翠微巅,洪流拍石兴盘浪,奇树冲霄绕淡烟。

汀集鹭,鳜嬉滩,奔轮来往水平天。今时无有玄真子,箬笠轻蓑出钓船。

[词名] 鹧鸪山·黄石西塞山

[作者] 吴丈蜀

[注释] ●汀集鹭、鳜嬉滩、出钓船:均化用张志和 《渔歌子》词意。玄真子,张志和别号。

吴头楚尾,耸危峰,谁信高天三尺。铁锁横江消逝水,何处当年芦荻。细雨斜风,桃花白鹭,独忆渔歌客。江山如画,引来人杰辈出。

更喜当代英雄,豪情喷涌,敢向潮头立。虎跃龙腾金凤翥,十亿炎黄同德。跳出夔门,奔投东海,万里征程急。神州光满,捧来西塞朝日。

[词名] 念奴娇·西塞山

[作者] 马哲金,今人。

[注释] ●渔歌客:指自号“烟波钓徒”的张志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4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翻译及赏析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翻译】   许多故旧相送…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2
  • 初中语文文言文出现的成语

    初中语文文言文出现的成语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9
  • 说说通过记述捕蛇者说蒋氏的故事提示了什么道理?

    说说通过记述蒋氏的故事提示了什么道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课文通过记述蒋氏的故事提示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表现了作者敢于直陈时弊、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40
  •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资料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资料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大全2   一、判断句   (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8
  •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l…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1
  • 《后汉书·黄琼传》“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