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安徽明中都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明中都城在安徽凤阳县凤凰山南麓。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也是他的发祥之地。他登基后第二年 (1369年)下诏: “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定凤阳为中都。当时集中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营建6年之久,建成外、中、内三城,城内殿宇壮丽,雕饰奇巧,成为我国古代最豪华侈丽的都城建筑之一。明朝至崇祯帝亡国后,此城仍基本保存完好。清康熙六年,凤阳县治移于其内,此后即历经沧桑,中都城逐渐毁坏。后又历经战乱,现仅存残破的西华门、午门,及一段古城墙。

 

飞甍画栋连空起,濠梁城外月如水。

踏春人踞最高巅,灯光散落千门里。

 

[诗名] 登中都鼓楼诗

[作者] 张宣,清康熙年间诗人。

[注释] ●甍: 屋脊。飞甍,即如飞样的屋脊。●濠梁:凤阳县的古称。因县城外有濠水而名。唐、宋、元三代置濠州。明改为临濠府,后又改为凤阳府,今为凤阳县。从此诗可看出清康熙年间中都城仍在,鼓楼可登高远眺,宫殿依旧。

 

 

陵阁皇灵閟,山河王气遥。

万年龙虎袍,今夜鬼神朝。

玉碗留天地,金灯照寂寥。

如看翠华度,缥缈在青霄。

 

[诗名] 皇陵

[作者] 何景明

[注释] ●皇陵: 即明皇陵,在中都城西南5公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后来朱元璋的3个哥哥与嫂子也附于此。洪武十一年建成,原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周围14公里,建筑宏丽森严,明太祖亲撰皇陵碑。惜宫阙殿宇于明末俱毁于兵火。今尚存墓冢、石人、石兽、华表和《皇陵碑》等。●閟:关闭、掩闭。●王气: 帝王的祥光瑞气。●玉碗:玉制的碗,此指皇陵享殿里祭品。●翠华: 以翠羽装饰的旗子,为天子所专用。●缥缈:高远隐约貌。此指想象中的神灵活动。●青霄:天空。

 

 

旧陵南郭外,一径短垣中。

雷雨天成幻,风沙夜聚空。

荒碑欹蔓草,石马卧幽宫。

极目平原上,残阳几树红。

 

[诗名] 旧陵

[作者] 项樟,清代江苏阜宁人,乾隆十八年知凤阳府。

[注释] ●旧陵:指已废圮的皇陵。●南郭: 南城,因皇陵在凤阳城南,故称。●欹 (qi,欺): 倾斜、斜靠着。●幽宫: 墓穴,墓冢。

 

 

一入中都路,山明水亦清。

连墙茅屋起,隔岸野舟横。

秋色红摇树,霜华白映城。

催科兼水旱,谁复念苍生。

 

[诗名] 人中都赴任

[作者] 曹恕,生平未详。

[注释] ●催科句:言催收租税的官员水旱兼程,形容催逼得紧。●苍生: 老百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5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中秋佳节的古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7
  •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赏析,喜欢的过来一起分…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4
  •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13
  •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全词翻译赏析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出自]:洪咨夔《眼儿媚》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上下,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沉温。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 文言文刘备敕刘禅遗诏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刘备敕刘禅遗诏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染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不复自伤,但以卿(1)兄弟为念。射君(人名)到,说丞相叹(2)卿智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126
  •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翻译赏析张先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先。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