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浙江六和塔的诗词大全

六和塔,在杭州市城南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 (970年) 吴越王钱椒为镇江潮而建。塔身9层,后毁于兵火,现塔为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重建,外部木构檐系清光绪重建,每层中心都有小室,柱子砌有踏磴,游人可拾级通达顶层。其外观之雄伟,结构之精巧、坚固,在我国建筑史上实为少见。900年来巍然屹立,每天游人上塔者不下数千人。登塔临栏,钱塘江景色尽收眼底,有 “人立青冥最上层” 之感。

 

 

一塔表江清,觚棱夕照明。

盘旋看下界,绝顶见平生。

乍上微嫌黑,弥高转不惊。

纵教吹落地,也有半年程。

 

[诗名] 登六和塔

[作者] 袁枚

[注释] ●六和塔: 又名六合塔,在杭州市城南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 (970年)吴越王钱俶为镇江潮而建。曾毁于兵火。南宋、明、清有重建。今塔高约60米,八面七级,可登临塔顶,为俯瞰江景的绝佳点。●表江清:意思是特出地耸立在江边。●觚(gu)棱:指塔身不同方向的两面接连的边。●下界:佛教语。这里指地面景色。●见平生:意谓见平生所未曾见过的景致。●弥高:更高。●纵教二句:形容塔身极高,即使被大风吹落,掉到地下,也要半年的时程。这句是极度夸张的诗句,但李白既有“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之类的先例,此处也不觉惊诧。

 

 

六和塔

 

登到六和最上层,钱塘江畔岭纵横。

千年胜迹垂千古,百代游人尽百生。

木筏联铺津浪阔,铁桥飞渡堑云平。

我来适见轮车过,俯听晴空霹雳声。

 

[诗名] 登六和塔

[作者] 郭沫若

[注释] ●千年胜迹:六和塔建于宋开宝三年(970年),至诗人登塔时约为1000年。●百生:指百姓。原注:“古金文 ‘百姓’二字即作 ‘百生’”。●铁桥: 指钱塘江大桥。

 

一塔冲天百丈高,十三层次矗岧峣。

滔滔激浪长虹卧,正有飞车过大桥。

身在云端视界宽,水天连处路漫漫。

他时月朗秋空净,一看钱塘卷怒澜。

 

[诗名] 登六和塔

[作者] 吴丈蜀

[注释] ●长虹: 比喻钱塘江大桥。登塔凭眺,即在塔的左前方。

 

逼霄古塔惹云娇,昏曙送迎百丈潮。

影放江桥重入画,凭临添得满身豪。

 

[诗名] 杭州六和塔

[作者] 王树远

[注释] ●百丈潮:指钱塘江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6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原文及译文鉴赏

      《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135
  •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中丞传后叙》是中国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 《张中丞传后叙》作于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是作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4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解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解析   内容预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一、文学常识   l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闾门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张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1.0K
  • ●卷一百三◎志林四十二条・异事

      ○朱炎学禅   芝上人言:近有节度判官朱炎学禅,久之,忽于《楞严经》若有所得者。问讲僧义江曰:“此身死后,此心何住?”江云:“此身未死,此心…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4
  • 送别李白拼音版古诗的意思翻译

    “送别李白拼音版古诗的意思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送别李白拼音版古诗 《 送sòng别bié 》 唐t&aacu…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