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首句以景语带起全篇,用的是李重元《忆王孙》词中的成句,以写闺怨,恰似天成。雨打梨花,是暮春景色,濛濛细雨,满地落花,惨白愁绿,构成一派凄迷冷淡的氛围。“深闭门”,无人又有人,将门外的凄凉过渡到门内,把主人的身份与心情在若有若无中漫不经心地带出,使景语兼为情语,令人回味。深闭门的少妇,在这雨打梨花的萧瑟冷漠中,自然会产生寂寞、伤心,甚至对丈夫远行不归生出怨恨,于是词人代这少妇,娓娓将心思道出。“忘了”句以下,逐次深入。因为丈夫远出,闺中寂寥,本应感叹一年春事又过,但这里却说成是“忘了青春”,是加一倍写法;“青春”又指春天,更指年龄,语意双关。实际上,她又何曾能忘,岂不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词),更使人锥骨摧心地难受么?“赏心乐事共谁论”是明点,无人陪伴,无人可语,她自然只能默默地徘徊在花前月下,伤神感慨了。
        上片,词已将少妇的心思写尽,但词人偏偏不收停,又转从旁观的角度对少妇进行刻画,说她整天愁眉不展,眼泪涟涟,苦苦思念着丈夫。“晓看天色暮看云”,含蓄委婉,曲折深邃。少妇盼望丈夫回来,久而久之,似乎丈夫真的已在途中,于是她不免又关心起天气来,惟恐丈夫旅途过于辛劳,更怕丈夫归程受风雨阻隔。这样妙逗,又把少妇的百结愁肠、一片痴心更加深刻地托出。
        词作用语活泼,密合少妇缠绕于心的愁思给人以回味;在构思布局上又正说旁衬,写景述情,随意盘旋。前后片在内容上一以贯之,与传统的求变化的写法不同,所以陈廷焯《词则·闲情集》说:“此词颇工,但千愁万愁,一意分不出两层,亦小疵也。”实则陈廷焯以传统准则衡量所找出的不足之处,正是本词的特色。词多用叠字,仅抽换其中一字,紧紧围绕中心,使涵意不断深入,这样的写法,正是远承《诗经》中的重章叠句之法,中取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的回环句式,近规宋李清照《一剪梅》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蒋捷《一剪梅》词“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一类语调而成的变格,兼有散曲的风味,意虽重复而不嫌冗繁,是词人学古通变之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2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论毅力文言文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7
  • 文言文阅读训练害之而反利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害之而反利篇   害之而反利   阳虎为乱于鲁①,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②,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③。门者止之曰④:天下探之不穷⑤,我将出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3
  • 文言文的练习题以及答案解释

    文言文的练习题以及答案解释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1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诗词全集

      夜泊牛渚怀古   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译文】   秋夜行舟…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7
  • 孟子见梁襄王文言文知识点

    孟子见梁襄王文言文知识点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语:出,语人曰(告诉,动词)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5
  •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郑三俊,字用章,池州建德人。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 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三俊澄汰一空。京师被兵,大臣大获谴。南粮岁额八十二万七千有奇,积逋至数百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