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彭孙贻

        孤愤韩非说。恨茫茫、乾坤天地,避秦仇葛。江左夷吾谁底是?杨白花飞成雪。笑久矣、吾其被发。咫尺佛狸饮江水,犹寻常、乳燕巢梁月。弹不尽,雍门瑟。  金樽到手休轻别。望滹沱、朔风不起,河冰难合。移得冬青三两树,谁辨六陵余骨?且莫道、先生痴绝。烧取咸阳三月火,也难销、方寸肝肠铁。发上指,眦双裂。
        此词抒发遗民的孤愤之怀。词人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王朝鼎革之时,亲见清军入关,神州陆沉,天下大乱自己却无力回天,作为一个有着强烈正统思想的封建文人,对这一历史巨变是很难接受的,所以词中饱含着慷慨激昂的反清情绪,对苟延残喘犹无励精图治之心的南明政权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其忠愤之怀,刚烈之心,良可嘉赏。
        词一上来即用“孤愤”二字,坦陈胸臆,大义凛然。“韩非”,即韩非子,战国时韩国名公子,从学于荀卿,为人口吃,不善道说,而善著书。因见韩弱,发刑名之说以倡其学,《孤愤》即为其中一篇,《史记索隐》谓“孤愤,愤孤直不容于时也”。词人这里以韩非自比,抒发其蒿目时艰的郁闷情怀。但是,大厦既倒,国事已不可为,空有一腔孤愤之情,于事无补,只能作怀洁抱素、高尚其志之想。但是,清朝一统寰宇,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想作一避秦之人,犹不可得,惟留“恨”意满怀。“避秦”,用晋陶潜《桃花源记》所述避秦人居世外桃源之典。“仇葛”,似用晋葛洪事,“仇”音求,意为匹配,此指作伴,因葛洪号抱朴子,常在山中修炼神仙之术,故云。这几句词中,连用“愤”、“恨”两个感情色彩极浓的词,强烈地表达出作者的郁闷与痛苦。
        下面“江左”两句,叹国无良臣辅弼,见其迷茫之怀。“江左夷吾”,指东晋丞相王导。东晋南渡立国,王导竭力辅佐,被呼为江左夷吾(管仲字夷吾,曾助齐桓公称霸诸侯)。词人感慨道:想寻如王导那样能戮力王室的大臣,又哪里找得到呢?举目望去,只有满眼杨花如雪片般纷乱飞舞,令人倍添惆怅。“杨白花”即柳絮,古时亦喻薄幸之人,明初高启《杨白花》诗即云:“杨白花,太轻薄。不向宫中飞,却度江南落。”此处似以“杨白花”喻指南明的佞臣。一问问得突兀,而以不答作答亦出人意料,那杨花漫天飞舞的意象,不正是国运飘摇的象征!词人内心的惆怅凄凉,仿佛也像那雪片般飘飞的杨花一样,在空中舞动不休。
        接下来五句,表达对偏安不思进取者的强烈不满。从“江左”及“咫尺佛狸”等语判断,当时南明政权应该还存在,所以词人又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那群只图一己之私,胸无恢复大志者。“久矣”二句,用孔子赞管仲之典。《论语》中,孔子评价管仲的功绩,曾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即没有管仲就亡国灭种的意思。“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他在打败南朝宋王玄谟军之后,曾追击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这里以佛狸喻指南侵的清军。词人用被发左衽和佛狸南进之典,说明国家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与这种危急形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腐败的南明政权,仍沉酣于莺歌燕舞的逸乐之中。人心的可悲,国势的倾颓,词人只能用无奈的“笑”去面对。所以歇拍处用雍门鼓瑟作结,抒其孤臣孽子的悲愤。“雍门瑟”,用雍门周之典。刘向《说苑》载:齐人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说:“先生鼓琴亦能令文(孟尝君名)悲乎?”雍门周引琴而鼓,孟尝君为之涕泣增哀,下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词人用此典,无非是想对南明统治者提出忠告,借以激发他们的亡国之忧。
        如果说上片重点是抒发作者的悲愤之情的话,那么下片重点则放在了刻画悲愤中的词人形象。过片“金樽”一句,借酒浇愁,乃不胜愁情时的愤激之态。“望滹沱”两句,用汉光武帝渡滹沱河典。《后汉书·王霸传》载:光武在蓟,为王朗所窘,“及至滹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澌,无船,不可济。官属大惧。光武令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诡曰:‘冰坚可度。’官属皆喜”。等到光武等人到河边时,“河冰亦合,乃令霸护度,未毕数骑而冰解”。词人反用此典,说想以长江天堑为御敌之策,像光武渡河那样,人过冰解,是错打了算盘,因为“朔风”不会为无志者而起,失道之人,上天不佑。
        无天堑可凭,无江左夷吾可依,有的是内忧,有的是外患,亡国也就成了必然的事。“移得”三句,痛陈亡国之忧,预先为南明政权唱起挽歌。南宋为元所灭,胡僧杨琏真伽盗毁宋帝后诸陵,得义士唐珏等人冒生命危险收殓残骨葬之,上植冬青树以志。词人在南明尚未亡国之时,即用此典,可见其痛心疾首。这里,词人改变语序,将“且莫道”一句后移,既是词调格律的要求,同时,又突出国破陵毁的可悲结局。
        此后“烧取”三句,用项羽火烧秦宫室的典故,发出激愤之语。秦末天下大乱,项羽入关之后,焚毁秦宫,大火三月不灭。这本是极端失去理智的野蛮行为,词人却说,纵使像项羽那样一把火把偏安小朝廷的宫殿都烧个精光,也难解心头怒气。如此言语,非寻常书生所能道出,如此言语,亦唯有书生愤极无奈不受理性思维控制能道出。此时的词人“发上指,眦双裂”,俨然赳赳勇士矣。按《史记·项羽本纪》记刘邦部下将领樊哙在鸿门宴上为救刘邦,“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此即用《史记》典。一介文弱书生,竟以鸿门宴上樊哙自喻,悲壮之气,扑面而来!这里用发指眦裂之典,亦取《梁书·邵陵王纶传》:“溥天,率土,忠臣愤慨,比屋罹祸,忠义奋发,无不抱甲负戈,冲冠裂眦”之意,用这样的形象收结全词,曲终犹作遏云之声,有震荡人心之效。
        全词慷慨激越,大声鞺鞳,有金石之音,又能以杨花、乳燕之类婉约的意象穿插其间,于急流澎湃之中,见娟秀之景,顿宕作势,给人沉郁浑厚之感,豪壮而不染粗鄙,不失为豪放词中的上乘之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3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乌蜂中考文言文阅读以及答案

    乌蜂中考文言文阅读以及答案   杞离谓熊蛰父曰:“子亦知有乌蜂乎?黄蜂殚其力以为蜜,乌蜂不能为蜜而惟食蜜。故必尽逐其乌蜂,其不去者众哜①而杀之。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胝②手瘃③足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42
  •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r…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95
  •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这两句是说,与友人离别,心里很悲伤,又不得不离开。可回头一想,世上的事,就像波浪中行船,要么是顺流而下,要么是逆流而上,由不得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3
  • 用善良支撑世界诗歌

      这样一条中国龙   用罕见的勇气飞越长空   用珍贵的善良支撑世界   于是,不用说   长空在瞬间变得越来越美   世界在厚厚的史册上镌刻了见义勇为   容貌美   肯定禁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73
  • 描写童年的古诗

      1、《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牧童》——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0
  • 《本草纲目·菜部·茄》文言文

    《本草纲目·菜部·茄》文言文   释名   落苏、昆化瓜、草鳖甲。   气味   (茄子)甘、微寒、无毒。   主治   妇女月经血黄。用黄茄子切开,阴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