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梦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纳兰性德二十二岁中进士,随后当上了跟自己同样年轻的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在仕途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生长在显赫之家的他追求自由舒展的个性,对这显耀职位却没有多大兴趣。除了跟皇帝巡游江南之外,他几乎每次离开家庭,心里总是不痛快的。在家时间少,只能让万缕情丝,缠绕在断鸿零简里。因而,他的恨别词写得相当出色,这首描写思乡念家之情的《菩萨蛮》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词写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这一年三月康熙帝平定了三藩之乱,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被任为太子太傅,二十八岁的纳兰性德随驾东出山海关,到清朝发祥地巡视,并祭祀长白山。
        第一句以设问的方式问自己:因为什么事轻易地与家人别离?明明清楚得很自己是跟皇帝南巡北狩,却反问自己为“何事”别妻离家,可知作者心中的苦闷与矛盾。一个“轻”字更见出作者对妻室家庭的重视与自身处境的无奈。第二句又问自己一年当中能有多少跟家里人团圆相聚的时光,对自己的处境表示感叹。第三、四句通过写景来写思乡的心情。这北国的杨柳枝刚刚长成丝绦般的柔条,家乡却应是三春过尽的时分了。
        词的上片就这样因情写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把纳兰性德对家室的思念之情及对羁旅天涯生活的厌恨表达出来了,不事雕饰,而情思宛然。笔触有如行云流水,自然舒畅。
        第五句上承“故园春尽时”,将“我”与“春”相比较,写家乡的春天都归去了,我却不能归家乡,再写自己的思归与不能归的无奈。第六句点明自己归不得的原因,是身在松花江上侍奉皇上巡视边疆。第七句写夜深人静时,作者的感情更加敏锐,往事涌入梦来,像寒流一般滚滚而至。第八句说自己像一只哀啼的杜鹃鸟,离情别恨无以消除,写出了诗人身在北疆十分孤寂的内心。
        词的下片就这样直写胸臆,以故园归去的春天对比自己的不归,以不尽的寒潮反映自己的心潮,以含恨啼血的杜鹃象喻自己的怅恨,抒发自己对妻室故园的魂牵梦绕,把思归的悲苦心情和盘托出。
        《纳兰词》有相当篇幅系思念家室之作。生活中的纳兰是十分爱恋自己的妻子的,在他的词作中也反复透露,他的心中、梦中只有妻子。他对妻子的爱情是那么深,不啻是贾宝玉式的“情种”,从这首《菩萨蛮》也可窥一斑。
        纳兰性德认为“诗乃心声,性情之事也”,认为创作应该直抒性灵,毫无矫饰,应该像“流泉呜咽,行止随时;天籁噫嘘,洪纤应节”。这首《菩萨蛮》便充分地体现了纳兰词的艺术风格,任由真纯充沛的感情在笔端自然流露,在清新中带有一种凄惋哀怨之美,如张预所言“缠绵抒情”,具“沉幽骚屑之思,婉丽凄情之体”(《重刻纳兰性德词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3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登楼眺远,见贺兰,万仞雪峰如画。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琼台玉宇,跨鸾思返仙界。我醉宿酒初醒,景…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566
  •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   摘要: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它既是“言”(文章的语言材料,即字词句本身),又是“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传统文化…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0
  • 宜男草

    篱菊滩芦被霜后。袅长风、万重高柳。天为谁、展尽湖光渺渺。应为我、扁舟入手。 橘中曾醉洞庭酒。辗云涛、挂帆南斗。追旧游、不减商山杳杳。犹有人、能相记否。 赏析此调前后段第三句俱九字,…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8
  • 李煜《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阅读答案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① 李 煜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②。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 沉醉东风・七夕

    沉醉东风·七夕 朝代:元代 作者:卢挚 原文: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2
  • “劝君觅得须知足,钱解荣人也辱人。”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劝君觅得须知足,钱解荣人也辱人。”这两句是说,人觅钱财要知道满足,钱财多了,会给人带来荣华,也会给人带来耻辱。“知足”、&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