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寨儿令(手自搓)

        

马谦斋

        

叹世

        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 蹉跎,失志困衡窝。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 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鉴赏】此曲概括描写了一位有志之士从雄心万丈到隐居山林的过 程,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之情,以及对有志之士的无限同情。 此小曲可分三个部分来欣赏,这三个部分紧密联系,在时间的顺序上构成 一个整体。
        首先,此曲的前三句塑造了一位急切建功立业、奋发有为的青年形 象。作者摩拳擦掌,频繁地磨着宝剑,意气风发地感慨自古以来有着许多 的大丈夫。“手自搓”,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多么的急切,愿意用自己的一腔 热血去大展拳脚,反映出他的上进和信心。“剑频磨”,表层意思指不断地 打磨自己的宝剑,深层的意思则是这位有志之士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 断地苦练本领。后一句“古来丈夫天下多”,写出了他的壮志豪情,一股谁 与争锋的气概溢于言表。
        “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三句是第二部分,写主人公目前 的悲惨处境,塑造出了一位失意不得志、郁郁寡欢的老人形象。“青镜摩 挲,白首蹉跎”与李白《将进酒》诗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暮成雪”有着相同构思,但是表达的意义却有所不同,此曲所表现的是这 位有志之士一生不得志,最后愁白了头,只能对着青铜镜无奈叹息。这与 开头三句形成了鲜明对比,早年的摩拳擦掌变成了默默地抚摸青镜,一位 有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终究被熬白了头,只能虚度光阴、郁郁不得志地在 简陋的小屋中终老一生。强烈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社会强烈的控 诉,还有对生活在这种情景下的有志之士的深深同情。
        第三个部分则写的是因仕途的险恶,主人公不得不以隐居躲避官场 争斗。“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有用萧何”,此二句是用典。廉颇,战国 时名将,战国时赵国名将,年老时却不被赵王信任,逃至魏国。萧何,辅佐 刘邦建立汉朝,到后来也受到皇帝猜疑。作者用这两个典故借古讽今,用 来讽刺统治者对于人才的不重视。“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表达 的意思是要逃离仕途,最后一句“今日个平地起风波”交代了原因,原来是 仕途里有着巨大的风险,还是归隐的好。
        全曲写得跌宕起伏、富有深意。雅词与俗调相间,典故和俚语并用, 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更增添了曲词的艺术性。这是一篇思想和艺术都达 到一定高度的佳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4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惜分飞·寒夜

    朝代:清代 作者:吴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人被花香恼,起看天共青山老。鹤叫空庭霜月小,夜来冻云如晓。谁信多情道,相思渐觉诗狂少。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573
  • 《宋史·沈括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宋史·沈括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迁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1
  •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赏析

    刘辰翁 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谁最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9
  • 词类活用的高中文言文知识梳理整合

    词类活用的高中文言文知识梳理整合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0
  •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3
  • “雨鸣鸳瓦收炎气,风卷珠帘送晓凉”的意思及名句赏析

    “雨鸣鸳瓦收炎气,风卷珠帘送晓凉”这两句是说,盛夏季节,晚上下了一场雨,煞了暑热。清晨起来,晓风吹拂,卷起珠帘,送来了阵阵凉爽。读来颇觉清新、舒展。 出自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