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朝吟暮醉两相宜)

        

孙周卿

        

山居自乐

        朝吟暮醉两相宜,花落花开总不知,虚名嚼破无滋 味,比闲人惹是非。淡家私付与山妻,水碓里舂来米,山 庄上饯了鸡。事事休提。
        【鉴赏】作者作《水仙子·山居自乐》共两首,这是第二首。第一首主 要写隐居环境和生活情趣,第二首紧承前篇,写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外 界名利的淡泊。
        “朝吟暮醉两相宜”,清晨吟唱诗句傍晚饮酒入醉,这些都使作者心情 欢畅。“花落花开总不知”,作者沉浸在自己的平淡生活中,对外界事务毫 不关心,也可理解为作者在“朝吟暮醉”的美好时光中,“欣于所遇,暂得于 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因而忽略了外界季节 和人事变化。接着两句对上文进行说明他隐居的原因。“虚名嚼破无滋 味”,看清了虚名是怎么一回事顿觉毫无滋味。这一句不是静止的观点而 是动态的人生体验,作者首先是看重和追求功名,然后才能经历“嚼破”, 跳出虚名场之后,作为局外人的他清醒地感受到虚名的“无滋味”。仿佛 随意一句,带出自己对功名的看法,实则是毫不含蓄的批判嘲讽。
        “比闲人惹是非”是作者人际交往的态度,也是对别人的劝诫。“淡家 私付与山妻,水碓里舂来米,山庄上饯了鸡”,家中微薄的积蓄交给妻子保 管,在水碓里舂好谷米,又去山庄腌制鸡肉,娓娓道来,日常生活之景如在 读者眼前。正所谓简单平白最难,平白没有奇闻,没有壮烈,没有学问,似 乎是什么都没有,但它俗中见雅。虽然家中积蓄微薄,但夫妻和睦,作者 事事亲为,在山野夫妻的生活中体会着平凡的幸福。可见作者并不是一 味强调心性修养,而是将守拙养真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与自然和谐相 处,将遗世独立与人际关怀融合在一起。“事事休提”,在静好朴素的隐逸 时光中,国事天下事都不再挂在心上,可以说是真正的超然无累。
        本曲文字本身的平白朴拙,情感的平和冲淡,使全曲产生了清淡幽雅 的韵致。值得一提的是,在作者的笔下,大自然不再是文人无路可走时的 人生选择。他将身心节律与大自然的节律相吻合呼应,受田园风光的滋 养,和自然一起休养生息,充分享受到了隐居的乐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5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翻译赏析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0
  •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3
  • 常考的文言文通假字

    常考的文言文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0
  •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注释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注释   《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下面是其原文,欢迎阅读:   两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8
  •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阅读答案及翻译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4
  •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古诗原文韵译及评析

         作者:李颀   南山截竹为阁觯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   枯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