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梧叶儿(香随梦,肌褪雪)

        

吴西逸

        

春情

        香随梦,肌褪雪,锦字记离别。春去情难再,更长愁 易结。花外月儿斜,淹粉泪微微睡些。
        【鉴赏】本曲是闺怨题材,作者时时融景融情,刻画了一个在春日中 思念夫婿、悲伤而孤独的妇女形象。
        “香随梦,肌褪雪,锦字记离别”,美好的事物随着梦境逝去,了无痕 迹,往昔肌肤润泽如今褪去雪白,女主人公在写给丈夫的书信上诉说离别 之情。“肌褪雪”是“流光容易把人抛”(蒋捷《一剪梅》)的韶华易逝,但更 是“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的形容枯槁。句中将景与人并置描写, 表现时光易逝而别离之情长在。“随” “褪”将难以捕捉描摹之景变得可观可 感。女主人公在桌前写着给丈夫的书 信,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不断更替,她的 容颜也随之变化。静寓居在动之中,入 乎其内,让人感受到的是女主人公的情 感体验,她沉浸在书信之中,时间仿佛 静止;出乎其外,让人感受到的则是观 众的情感体验,时光飞逝人事变迁。短 短十一个字,看似平缓无奇,实则跃动 幅度很大,可以说惊心动魄。“春去情难再,更长愁易结”对仗,形成对比。 与丈夫相处的美好时光,即便是一整个春天也显得仓促难留,而独处深闺 之时,即便是一个夜晚也十分漫长难熬。时间是奇妙的,它因人的主观情 感而相对变长或变短;感情是奇妙的,它随时间的流逝而由爱意生愁怨。 “花外月儿斜”,写法类似“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以 月之眼观人,客观写女主人公的无眠寂寞,可以理解为“十分好月,不照人 圆”,以人之眼观月,反衬出女主人公的孤独伤感。用月来烘托主人公的 情感,在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月来衬托人,但又 用花来衬月。不但增添了层次感,更重要的是花的映衬使月亮显得更加 美好。好比“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要胜过“我什么也看不见”,其给 人心灵上的冲击与震撼更大更深,女主人公处境的孤寂愁苦更加得以彰 显。“淹粉泪微微睡些”,“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泪”(曹雪芹 《红梦楼·桃花行》)可以想见女主人公粉泪低垂的明艳悲伤之态。
        作者运笔自如,场景刻画精美宏深,视角转换自然贴合,全篇浑然天 成,可谓“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5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论衡卷十一谈天篇》的原文和译文

    文言文《论衡卷十一谈天篇》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鰲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3
  • 文言文逍遥游(节选)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逍遥游(节选)原文及翻译   逍遥游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文言文逍遥游(节选)原文及翻译,一起来学习吧!   逍遥游(节选…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5
  • 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朝代:清代 作者:王鹏运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09
  • 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

    《书怀贻京邑同好》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90
  •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数点落红乱委,扑鹿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1.5K
  •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译文: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出自朱熹《春日》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