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平生不会相思)

        

徐再思

        

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 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鉴赏】这首曲子在描摹相 思之情上极富个性,入木三分, 是一首颇具才情的曲苑佳作。 此曲题曰“春情”,显然是描写一 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读起来 恻恻动人。
        开头“平生不会相思,才会 相思,便害相思”,说少女初尝爱 情的甜美就陷入不可抑制的相 思之中,正切合“春情”的题目,以“相思”叠韵,循环往复,感情波澜起伏, 无比真诚,写出了相思之深之切。接下三句从身、心、气三方面描绘这位 患相思病少女的种种神情与病状,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了她的相思之态。 “身似浮云”写其坐卧不安、游移不定的样子。“心如飞絮”写其心烦意乱、 神不守舍的心理。“游丝”指空中飘浮着的虫吐的丝。“气若游丝”写其气 微力弱、惴惴不安的神态。用浮云、飞絮、游丝比喻她病得魂不守舍、恍惚 迷离的样子,十分贴切。“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二句则点出 少女害相思病的原因。她心之所念、魂牵梦绕的是一位远游在外的男子。 游子一去,徒然留下一缕馀香,彼此没法相见,只有望穿秋水,憔悴瘦损。
        “证候”为医家用语,指患病时表现出的症状。因上文写此女子“害” 了相思,此处“证候”便借指这位女子多愁善感、深刻入骨的相思。“证候 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什么时候是少女相思最难捱的 时刻?灯半昏,月半明,夜已阑,半明半暗的光景最能勾起相思之苦。这 四句同押一个“时”字,不忌重复,透露一种出自天籁的真味,给人一种相 思若缕、绵绵不绝之感。一问一答,笔调轻快,细腻逼真,以既形象又含蓄 的笔墨勾勒出少女心中所思。
        这首曲子疏朗俊逸,一气呵成,先是少女“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接着 极言女子所害的病状与神情举止,后来又点明了害相思病的原因,结尾处 又指出半明半暗的光景,最能勾起相思之苦。这意境与李清照《声声慢》 词相近,渲染出一种昏昏惨惨、寂寂清清、愁肠寸断、魂牵梦绕的气氛。作 者连用三个比喻将难以言状的情思描绘得栩栩如生,营造出缠绵哀怨、一 唱三叹的情调。清褚人获《坚瓠集》称该小令“其得相思三昧者”。任中敏 先生亦评此曲“首尾各以数语同押一韵,全属自然声籁,何可多得”! (《曲 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5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和翻译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作品,写于贞元十九年(按《文苑英华》说是写于五月二十六日,应是笔误,因是年六月下旬十二郎还写过信),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7
  • 风雨全诗拼音版、意思及赏析_唐代李商隐

    《风雨》由唐代李商隐所创作。以下是风雨全诗拼音版、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52
  •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 《示张寺丞王校勘②》

    晏 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 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 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 莫惜青钱万选才。 晏殊一生富贵闲适,风流多才思…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1
  •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62
  •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见齐宣王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孟子见齐宣王曰: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r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