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卖花声(美人自刎乌江岸)

        

张可久

        

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 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鉴赏】此曲是张可久创作的咏史组曲二首中的一篇,此曲咏史用 典,寄托兴亡之感,是元曲中传诵千古、家喻户晓的名篇。
        “美人自刎乌江岸”,指项羽被围垓下、美人虞姬自刎之事。“战火曾 烧赤壁山”指三国时孙权与刘备联军在赤壁以火攻大败曹操大军之事。 “将军空老玉门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为古代通西域的交通要塞。 东汉班超长年戍守西域,后年老思归,上书朝廷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 但愿生入玉门关。”
        开篇所铺陈的这三件事表面看起来彼此之间毫无逻辑关系,作者为 何把它们并列在一起呢?紧接的两句“伤心秦汉,生民涂炭”道出其中的 原因。“伤心秦汉”化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句子“伤心秦汉 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生民涂炭”是用典,出自《尚书》“有夏昏 德,民坠涂炭。”涂,泥沼;炭,炭火。可见前三句所写的有共通的内容:那 便是英雄美人或轰烈或哀艳的事迹,多见于载籍,但遍翻史书,根本就没 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这样一来,作者就揭示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即不管 哪个封建朝代,民生疾苦更甚于英雄美人。
        正因有了这强烈的对比,作者最后激发出直呼的“读书人一声长叹”, 也就耐人回味了。“读书人”可泛指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唐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清代黄景仁《杂感》:“十有九 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作为手无寸铁的读书人 对纷乱世局的无力感。作者用读书人的口吻去感慨历史与现实,寄寓着 丰富的感情,有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叹惋,有对“兴,百 姓苦;亡,百姓苦”的责难,有对“争强争弱,天丧天亡,都一枕梦黄粱”的嘲 讽。用读书人的眼光去理解看待历史与现实,能加深作品的思想深度,显 得更为真实厚重。最后的“叹”字含义丰富,一是叹国家遭难,二是叹百姓 遭殃,三是叹读书人无可奈何。作者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然而心有馀而力 不足,当时浑浊的政坛让作者越发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有多么微弱,自己对 未来的憧憬有多么不现实。
        散曲以普通百姓和英雄美人相对比,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 切的同情,同时也寄寓着有读书人无力扭转世运的无奈。在语言风格上, 作者将用典修辞与俚俗语言相结合,畅达泼辣,妙语天成,形成别致的风 格,耐人寻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5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孟子见梁惠王》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原文:孟子对曰:…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41
  • 古诗丰乐亭游春·其三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欧阳修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丰乐亭游春·其三译文及注释 丰乐亭游春·其三译文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白日西沉。广…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4
  • 文言文《强项令》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强项令》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2
  • 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宋代:陆游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9
  • 拔苗助长文言文答案

    揠苗助长阅读答案 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答】寡:少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答】舍:不去管 3.匪徒无益 【答】益:益处,好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50
  • 孟浩然――《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

    《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伏枕旧游旷,笙歌劳梦思。 平生重交结,迨此令人疑。 冰室无…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