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清江引(黄莺乱啼门外柳)

        

张可久

        

春思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 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鉴赏】这首曲子描绘的是一个女子在春日里独自感伤的情景,在细 雨蒙蒙的清明时节,听着门外的黄莺欢喜地啼叫,自己却独自一人伤感, 全曲明媚中透出淡淡的忧伤。
        首句化用唐代诗人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写黄莺在门 外柳树梢啼唱。“黄莺”、“门外柳”道出了此时正是春天。在这莺飞草长 的季节里,万物都焕发着勃勃生机。“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 通常表达送别之时的“挽留”之意。如唐代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 陵伤别”。宋代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用 于拟人方面,“柳”多用于代指女子。唐代韩翃《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作者此处提及 “门外柳”,一方面是指此时正值初春,季节美好,另一方面暗指女主人公 身姿窈窕、容颜美好。“细雨清明后”更是一番清新清丽的景象。
        “能消几日春”化用宋代辛弃疾《摸鱼儿》中的词句“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能消”指能禁受。这样清新美丽的春日又能禁受几日 呢?“又是相思瘦”作了回答。作者另一首散曲【庆宣和】《春思》:“一架残 红褪舞裙,总是伤春。不似年时镜中人,瘦损,瘦损!”可与此句互参考。 此处是说再美好的景色在饱受相思之苦的人眼中也会黯然失色。在浓重 相思的笼罩中,那些艳丽的春景更似对自己惆怅的嘲笑,使人更加郁闷。 这两句与开头的“黄莺乱啼门外柳”相呼应,形象地将女子的闺怨融于景 物之中,渲染了愁绪氛围。最后“梨花小窗人病酒”,“病酒”是酒醉如病的 意思。如冯延巳《鹊踏枝》:“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李清 《凤凰台上忆吹箫》:“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借酒消愁以至醉酒如病,极言 愁思之重。这一番愁绪如何消得?只能在梨花小窗前独饮浇愁罢了。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将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借景抒发出来。一 个饱受相思之苦的哀怨女子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6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后汉书·黄琼传》“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9
  • 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4
  •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诗词全集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7
  • 《强弱之辩》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强弱之辩 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①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2
  • 浅析文言文教学改革论文

    浅析文言文教学改革论文   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形式也较单调,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上,致使学生对语文提不起学习兴趣,认为教师只知道让他们背背背,浅析文言文教学改革——《成语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1
  • 窗中列远岫――白居易诗词全集

    窗中列远岫 [唐] 白居易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