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昼长无事簿书闲)

        

乔 吉

        

绍兴于侯索赋

        昼长无事簿书闲,未午衙先散。一郡居民二十万。 报平安,秋粮夏税咄嗟儿办。执花纹象简,凭琴堂书案。 日 日看青山。
        【鉴赏】这首散曲是应所求题赠之作。于侯,身份不详,根据曲的内 容应该为绍兴某地方官员。
        前两句大意是:白天基本没什么事务办理,公文簿没有可记录的,还 没到中午就放衙回家了。“簿书”即官署文书。“一郡居民”这三句是说郡 内二十万居民都平安幸福,没有人报告坏消息,朝廷交办夏秋要收的粮食 和税钱很快就收完了。“咄嗟儿办”即咄嗟立办,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 短,马上就办到。这几句赞美于侯的理政能力。
        最后三句意思是:在朝堂上手执刻有花纹的象牙笏板,退朝后弹琴读 书,日日与青山相对而望。“象简”即朝笏,古代官员朝会时所执的手板, 以记事备忘,质地因等级而不同,诸侯用象牙板。琴堂,《吕氏春秋》:“宓 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于是称县官的官署为琴堂。 此处用其本意,即指弹琴。“日日看青山”句化用李白诗“相看两不厌,唯 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表示生活清简,在自然山水中寻找精神寄托。 这三句称赞于侯优雅潇洒的从政风格和修身养性之道。
        表面上看,此曲是对于侯的赞美,但联系元朝的社会现实和曲中的一 些细节,发现曲子背后另有深意。元朝社会政治黑暗、吏治腐败,民族压 迫严重,赋税苛重,尤其是对汉人和南人的压迫和奴役达到无以复加的地 步。绍兴属汉人、南人居住的地区,如曲中描绘那般的海晏河清、民生安 乐,似不可信。另外,元政府还以税额增亏作为官吏升降的标准,而曲中 说“秋粮夏税咄嗟儿办”,只有一种解释:于侯是一个酷吏,他用暴政迫使 百姓就范。如此,前面“昼长无事”、“报平安”等的真实情况就是于侯根本 不理政事,欺上瞒下,对上报喜不报忧,对下只管横征暴敛,不管百姓死 活。百姓水深火热,而他却装腔作势、附庸风雅,以琴棋书画为摆设,以游 山玩水为乐趣。试问置民众生计于何地? 即便如此,竟然还腆着脸皮向 作者“索赋”,目的是为了借乔吉的才子大名为自己歌功颂德。
        这一切,乔吉当然心知肚明,但他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江湖浪子,在 人屋檐下,当然不能太过得罪于侯,于是不得不作曲奉送。但他在蒙元残 暴统治的大背景下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安居乐业图。一切太过完美, 自然令人生疑,其讽刺揭露之意不言而喻。乔吉能将这篇“陶写冷笑”之 作写得如此迂回淡雅、不露痕迹,实在令人叫绝,不得不佩服他的功力和 才气。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6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先帝天马玉花骢”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先帝天马玉花骢”下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先帝天马玉花骢的下句是“画工如山貌不同”。整句: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诗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13
  • 《义赏》“赏罚之柄,此上之所以使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义赏赏罚之柄,此上之所以使也。其所以加者义,则忠信亲爱之道彰。久彰而愈长,民之安之若性,此之谓教成。教成则虽有厚赏严威弗能禁。故善教者,不以赏罚而教成,教成而赏罚弗能禁。用赏罚不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秋湖觞芰图序》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秋湖觞芰图序 [清]曾燠① 去年此日,湖②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舍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0
  • 次非靳蛟文言文翻译

    次非靳蛟文言文翻译   次非杀蛟选自吕氏春秋·知分,作者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次非靳蛟文言文翻译,欢迎喜欢的朋友们来查阅。   次非斩蛟①   荆有次非者②,得宝剑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5
  • 截竿入城文言文及翻译

    截竿入城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文言文翻译是很多学生头疼的一个问题,其实只要掌握了技巧,很快就会翻译了哦!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截竿入城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8
  • 清平乐(兴国军呈李司直)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今朝欲去。忽有留人处。说与江头杨柳树。系我扁舟且住。十分酒兴诗肠。难禁冷落秋光。借取春风一笑,狂夫到老犹狂。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5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