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拨不断(立峰峦)

        

马致远

        立峰峦,脱簪冠。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 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醉眠时小童休唤。
        【鉴赏】“立峰峦,脱簪冠。”簪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把冠帽固定在 头发上的一种长针。冠,帽子。此处簪冠指官吏所戴的帽子。作者站立 在峰峦之上,虽然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但放眼四望,自然难免引起 万千感触。其脱去簪冠,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对官场仕途的厌倦。
        “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铺写作者登 高眺望所看到的景色。太液,即太液池,汉武帝时于建章宫北兴建,中起 三山,象征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此处泛指空阔的水面。澄虚,指倒 映在水中的天空澄澈空明。虚,天空。汗漫,漫无边际。云霞断,指云霞 被吹散消失。断,尽。在夕阳的照耀下,松林的树荫都变得散乱了。在空 阔的水面上,月亮的倒影随着水波荡漾,越来越宽,而倒映在水中的天空 也澄澈空明。云气被夕阳折射成绚烂的彩霞,无边无际,后来被浩瀚的海 风吹散,消失在天际。在月光的照抚下,在海风的吹拂里,作者的心灵找 到了最好的休憩和归宿之处。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宠辱得失,早已抛到九 霄云外去了。饱受屈辱的作者在经历了艰苦曲折的心路历程之后,终于 能够自我解脱、自我超化,这是何等的欢愉?于是,作者要开怀畅饮,一醉 方休。
        结句“醉眠时小童休唤”,令人联想起作者【双调·夜行船】“秋思”套 曲的结尾:“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两者异曲同 工,俨然画出了作者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
        元代著名曲家乔吉曾谈作散曲的方法,即“‘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 也”。他又解释说:“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贵在首尾贯穿, 意思清新。”(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引)也就是说曲的开头要引人入 胜,中间要极尽铺陈,结尾要戛然而止,余韵悠长。所谓“凤头、猪肚、豹 尾”,从此曲可见一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别后惟所思,天涯共明月。”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别后惟所思,天涯共明月。 【译文】  分别后天各一方,相思之情能与谁人说,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两地共赏一轮明月,寄托无尽的相思愁苦。 【出自】  孟郊&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7
  • 题卢处士山居翻译赏析

      《题卢处士山居》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3
  • 雏燕

      【文言文】   吾弟爱鸟,日思得一雏。今春,有燕自南来,竟日衔泥,筑室于檐下,劳甚。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母闻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1
  •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全词翻译赏析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3
  • 陆游――书巢记

      书巢记   宋代:陆游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凤之巢,人瑞之;枭之巢,人覆之。雀不能巢…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7
  • 《百家姓.堵》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堵》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以封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洩寇,是执政大臣之一,与叔詹、师叔被称为“三良”。因他被封于堵邑(今河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