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四块玉(画不成)

        

马致远

        

洞庭湖

        画不成,西施女,他本倾城却倾吴。高哉范蠡乘舟 去,哪里是泛五湖?若纶竿不钓鱼,便索他学楚大夫。
        

        【鉴赏】洞庭湖,太湖的别名,亦即 五湖,在今天江苏境内。春秋时,越王 勾践败于吴国,以美女西施进献吴王。 吴王因迷恋西施美色,荒于国政。勾践 则在范蠡等人的辅佐下,奋发图强,灭 了吴国。吴亡后,范蠡为远祸全身,携 西施泛舟五湖(事见《吴越春秋》《越绝 书》等)。钟嗣成《录鬼簿》著录有关汉 卿杂剧《姑苏台范蠡进西施》、赵明道杂 剧《陶朱公范蠡归湖》。这支曲子也以 此为题材,是【四块玉】组曲的第七首。
        “画不成,西施女,他本倾城却倾 吴。”宋代王安石曾称王昭君“意态由来 画不成”,西施也是如此,拥有绝色美貌,画工倾尽才华也难表现其姿容。 正因其倾国倾城之貌,使得吴国倾覆灭亡。《汉书 ·孝武李夫人传》:“延 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此句连用两个“倾”字,颇见机巧。历 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西施,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 或减轻了罪责。这首散曲仍把导致吴国灭亡的责任归咎于西施,而不谴 责昏君夫差这个罪魁祸首,表现出作者的历史局限性。其实,唐人罗隐早 就说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 又是谁?”(《西施》)
        “高哉范蠡乘舟去”紧承上文,由西施转写范蠡,赞扬他帮助勾践灭吴 之后,不恋功名,不幕利禄,功成身退,实在是高明之举。“高哉”二字,既 是作者对范蠡的推崇称赞,也是作者的自我期许。他也想像范蠡一样,在 功成名就之后泛舟而去,正如李商隐所说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 入扁舟”(《安定城楼》)。
        “若纶竿不钓鱼,便索他学楚大夫。”“纶竿”就是钓鱼竿的意思。索, 应当、不得不。楚大夫是楚人大夫文仲,越王勾践的谋臣。他和范蠡一起 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 的劝告继续留下为臣,却被勾践不容,最终自刎而死。可见范蠡如果不是 急流勇退,及时归隐,也很可能像文仲一样连性命都保不住。作者通过这 种强烈的对比,揭露统治者的残酷无情,赞扬范蠡功成身退、归隐五湖的 高洁行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塞上曲·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91
  • 《所见》原文及注释译文

      《所见》   作者:【清】袁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250
  • 罗与之《看叶》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罗与之《看叶》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①   ( 唐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5
  • 子衿

    子衿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青青…

    古诗文 2016年5月26日
    1.5K
  •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文言文背诵篇目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文言文背诵篇目   高中语文古文篇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文言文原文   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1)…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3
  •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的诗意:汶水云开孤帆远去,梁山路道曲折匹马迟缓。云雾散开,朋友乘坐的帆船已经远去了;诗人骑着马在山路上缓慢前行。&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