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四块玉(采药童)

        

马致远

        

天台路

        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春风再到人何 在?桃花又不见开。命薄的穷秀才,谁教你回去来?
        【鉴赏】马致远的这组【四块玉】小令共有十首,每首都以杂剧中的故 事为题材。此为第一首,咏叹刘晨、阮肇入天台山的故事。
        魏晋南北朝“篡”“乱”频仍,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厌恶动荡不安 的社会现实,向往安定和平的理想生活,于是便出现了一些描写无君无 臣、幸福美满的桃花源境界的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以及刘义庆《幽明录》记载的刘晨、阮肇的故事。陶渊明的《桃 花源记》众所周知,刘、阮的故事是讲他们二人入天台山采药,远不得返, 遇二女子,邀至其家,留半年,怀乡思归。及归,乡邑零落,已历十世。这 两个桃源故事创作的时代相近,所假托的年代也大体相同,所以这两个故 事在唐代以后逐渐结合,体现出当时人们亦仙亦隐的思想追求。
        台湾学者罗锦堂认为,“元人杂剧取材于宗教者,道教多于佛教。盖 自太祖成吉思汗礼遇邱处机而受其教后,有元一代,历朝君主,皆尊崇之; 至元中叶以后,佛教势力始渐兴盛。当时文士,志不得伸,内心空虚,厌恶 现实,而又不能潜修佛理,安于寂灭,故所受道教影响尤甚。”在这样的时 代背景和思想氛围下,刘晨、阮肇故事因本身蕴含着道教的求仙成分而成 为元代剧作家喜爱的题材,据钟嗣成的《录鬼簿》,马致远曾创作有杂剧 《刘阮误入桃源洞》。另外,元末王子一也创作有杂剧《刘晨阮肇误入桃 源》。
        “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采药的小童,乘鸾的神仙,都在 埋怨刘晨下了天台。“乘鸾客”是用典。《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 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 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 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
        “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陶渊明《桃花源记》结尾云:“(渔 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唐代大诗人王维就对此感喟不已, 其《桃源行》云:“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刘晨二人下了天 台,离开仙境,到了人间才发现世事皆非,重返天台,却又有“人何在”的悲 哀。因此,作者讥讽道:“命薄的穷秀才,谁叫你回去来?”
        作者借古抒怀,以古刺今,渲染了桃源仙境与当时现实社会的对立 性,最后以反问句结尾,增强了情感力度,有力地表达了作者胸中的激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通假字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通假字梳理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4
  • 《齐人攫金》原文翻译及道理分析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1
  • “王忠嗣,华州郑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及长,雄毅寡言,有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7
  • 描写有关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四时田园杂兴(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0
  • 写湖北米公祠的诗词大全

    米公祠,在襄阳市樊城西南隅汉江之滨,是纪念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祠堂。米芾,襄阳人,字元章,自号襄阳漫士,生于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此时期是我国…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74
  •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答案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①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②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③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