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寄生草(长醉后方何碍)

        

白 朴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 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 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注释】①腌:用盐浸渍食物。②醅(pēi):没滤过的酒。
        

        【鉴赏】【寄生草】,曲牌名, 北曲仙吕宫。小令兼用。首二 句须对(本为三字句,此曲变为 六字折腰句),中间三句须作鼎 足对,末二句亦须对。全曲整齐 匀称。此曲一说系范康(字子 安)所作,题作《酒》。
        白朴幼经战乱,胸中郁郁; 其曲“风骨磊磈,词源滂沛,若大 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 一举万里之志,宜冠于首”(明朱 权《太和正音谱》)。此曲更是别 出机杼,“语虽似旷达,而讥时疾世之怀,凛然森然,芒角四出,可谓怨而至 于怒矣”(刘永济《元人散曲选·序论》)。此曲句句写“酒”,意却不在酒, 而在国恨家仇也。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长醉便是酣醉不醒,不醒常因长醉 而起,长醉后却有什么妨碍,不醒时还有什么思虑?此乃“但愿长醉不复 醒……与尔同销万古愁”(唐李白《将进酒》)之引申,李白“长醉”、“不醒” 为“销愁”,乃诗语之豪迈;白朴长醉不醒为无碍无虑,乃诗馀之坦率。然 李白乃“酒中仙”,白朴却“饮量素悭,不知其趣,独闲居嗜睡有味”(《<水龙 吟>序》),酒量不佳,还求长醉,与其闲居嗜睡,皆为无挂碍、少思虑。
        明孙大雅在《天籁集·序》中说:白朴“少有志天下,已而事乃大谬。 顾其先为金世臣,既不欲高蹈远引以抗其节,又不欲使爵禄以干其身,于 是屈己降志,玩世滑稽。”据此,白朴由“少有壮志”到“屈己降志,玩世滑 稽”的心路轨迹非常明晰。“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 虹霓志”三句正是对这一历程的曲意解说。糟腌,指用酒渣腌渍;醅淹,指 用浊酒淹没;曲埋,指用酒曲埋掉。酒糟、浊酒、酒曲,腌渍、浸淹、埋没,两 个、千古、万丈,功名字、兴亡事、虹霓志,不仅鼎足而对,更在层层递进。 用酒糟腌渍事业功名,用浊酒淹没千年兴亡,用酒曲埋掉豪情壮志。这是 极言酒能把个人的功名、千古的兴亡、无限的壮志都埋葬了。原为希图建 功立业、感慨千古兴亡、胸怀凌云壮志,因世事变迁、家仇国恨而“玩世滑 稽”,寄情于酒,以期解忧。作者“饮量素悭”尚如此浇胸中之块垒,心中的 悲愤可想而知。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屈原曰:“众人皆醉,而我 独醒。”不肯随波逐流,乃至轻生自尽,故被讥为不识时务。陶潜淡泊名 利,归隐田园,“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多少知己点头称 是。元人散曲多以屈原为陶渊明的陪衬,既然不能“兼济天下”,那就选择 “独善其身”。元代文人之所以否定屈原,肯定陶渊明,郑振铎先生在《中 国俗文学史》中认为是“强为旷达”。白朴却不是这样,他终身不仕元,与 陶潜的气节颇为相似,故《四库全书》将其《天籁集》列入金人的著作之中。
        此曲一改绮丽婉约之风,言简义丰,独具一格,“命意、造语、下字,俱 好”(周德清《中原音韵》),堪称白朴曲中珍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游蓝田山卜居――白居易诗词全集

    游蓝田山卜居 [唐] 白居易 脱置腰下组,摆落心中尘。 行歌望山去,意似归乡人。 朝蹋玉峰下,暮寻蓝水滨。 拟求幽僻地,安置疏慵身。 本性便山寺,应须旁悟真。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66
  • 文言文中表示思念的句子

    文言文中表示思念的句子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中表示思念的句子,欢迎参考!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5
  • 《清史稿·向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清史稿向荣,字欣然,四川大宁人,寄籍甘肃固原。以行伍隶提标,为提督杨遇春所识拔。广西匪起,巡抚郑祖琛不能制。荣於旧将中最负时望,文宗特调为广西提督,倚以办贼。是秋至军,由柳州、庆远…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522
  • 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文言文阅读理解

    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文言文阅读理解   送同年①丁聘之之任平湖序   [明]归有先   进士同榜者,其始数百人常相聚。自春官进于冢宰喀,而后分送诸曹,各随所隶以去,谓之办事。今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搔痒

      【文言文】   版本一   向有人痒,令其子搔之,三索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亦五弗中。其人曰:“妻乃知我者也,而何为而弗中?莫非难我哉?”妻子无以应…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9
  •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考!   游褒禅山记   宋代:…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