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释】

寒声:秋声。夜永:长夜。

【鉴赏】

这首词,词牌本名《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欧阳修曾以此曲填词,首句为“关河愁思望处满”,周邦彦取“关河”二字,名为《关河令》,隐寓羁旅思家之意。

上阕写日间情景,起笔两句渲染了一种寒冷凄清的氛围,定下了全词孤冷的基调。秋天天气大多是阴沉沉的,即使偶有放晴也已经是黄昏的时候,因此秋日里庭院是凄清寒冷的。秋天给人感觉本来就是萧条的,作者还用了阴、暝、凄、冷等色彩灰暗的词语,更加突出秋天那种晦暗容易引人愁思的环境氛围,实是写作者心情少有开心。三四两句写人的活动,一个“伫”字写出了主人公思家之切,长时间站立在凄冷的庭院中,虽然寒风侵袭,却不愿回屋,为的是等待大雁捎来亲人的消息,怎奈“云深无雁影”?抒发思家不得归的闲愁,落寞孤独的心情表露无遗。

下阕写夜间情景,漫漫长夜最能引起人的孤独感。夜已深,人已散,到处寂静万分,只有一盏孤灯和它照在墙壁上的影子寂寞相伴。灯尚如此,人何以堪?寂寞孤独之情可想而知,只有借酒浇愁,让自己醉眠以忘记内心的愁绪。然而最痛苦的莫过于愁思太深,才半夜就已酒醒了,愁上加愁,我将如何度过这漫漫秋夜啊?用一疑问句作结,羁旅孤栖的愁思更深一层,让人回味不已。

全词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上阕明处写景,暗里抒情,下阕写夜间情景,明里抒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汉书•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阅读答案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6
  • 张岱西湖七月半原文及译文赏析

      西湖七月半①   张岱②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7
  • 江天一传文言文以及译文

    江天一传文言文以及译文   〔清〕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4
  • 欧阳修文集――卷七十八・易童子问卷三

      童子问曰:“《系辞》非圣人之作乎?”曰:“何独《系辞》焉,《文言》、《说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而众说淆乱,亦非一人之言也。昔之学《易》者,…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4
  • 王慎中《朱碧潭诗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朱碧潭诗序 〔明〕王慎中 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往来荆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冲簸波涛,以为壮也。登匡庐山,游赤壁,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有发其志,遂学为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9
  • 《太宗纳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太宗纳谏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①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②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③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