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组《蓦山溪·梅》

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华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注释】

铅花御:用脂粉化妆。廉纡:细微,纤细,连绵不断。供断:供尽,无尽地提供。东阳:原指南朝梁代曾任东阳太守的沈约,此处指作者自己。

【鉴赏】

这是一首咏梅词。作者运用拟人化的笔法,描摹了梅花的孤芳自傲,在咏物中寄托了作者高洁的自我人格。

上阕写野外之梅的天姿国色和幽独高雅的神韵。词一开头,词人没有因袭古诗词中委婉含蓄,欲说还休的习惯做法,直接咏梅之清纯高洁:“洗妆真态,不作铅华御”,仿佛洗去铅粉的美人,天生丽质,无须修饰。“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二句是化用苏轼诗“竹外一枝斜更好”和杜甫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描写在天寒日暮时,惟有梅花一枝独秀,在竹丛外横斜一枝,宛如一个美女,孤芳自赏。接下来“黄昏院落”五句紧承上句,意思是无论是黄昏时刻,在无人问津的院落里,还是在寒风吹过,飞雪茫茫的江边路上,孤芳高洁的寒梅,仍独自散发出阵阵清香。这既是对梅之幽独高洁品格的进一步礼赞,也同时暗含了对志士仁人高尚品质的歌颂。

下阕由描写梅花转入以物喻人的抒情。词人由月下疏影的清丽景象联想到日后花落梅黄,阴雨连绵的情景,情思悠长。“月边疏影”二句,意即月光下,梅的疏影,清凄无比,犹如美人正进入那叫人消魂的梦境之中。“结子欲黄时”四句是写,当梅花将要结子时,又是连绵一片的烟雨。尽管她不停地遭受风霜雪雨的摧残,然其玉骨冰魂,依然孤芳一世,清高无比,只令人产生无穷无尽的愁和情。词的结句“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中,词人自比东阳,借花骋情:我深情地询问梅花,你可知道,我全都是为了你,日日夜夜憔悴消瘦。此句微思远致,清逸脱尘,犹如梅花。

全词用清丽淡雅的笔墨,抒独赏清芳之情,表孤高自傲之志。在赞赏梅花飘逸脱俗的风骨时,又隐隐带有一种不甘寂寞、渴望被人赏识的愿望,是古诗词众多咏梅之作中的一篇佳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特点与趋向分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特点与趋向分析   一、测试材料选文范围拓宽,体裁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文言文阅读一直选用人物传记类散文作为测试材料,从1994 年到2003 年,高考全国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82
  • 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翻译赏析

      《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如下: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前言】   《端居》是唐代诗人李…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9
  •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朝代:先秦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古诗文 2016年5月25日
    1.5K
  • 孟浩然――《田家元日》

    《田家元日》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03
  • 文言文的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   文言文断句,过去称为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文言文断句。众所周知,标点符号是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产生的。过去刻板印刷的时代,文言文根本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3
  • ●补遗◎尺牍四百九十三首

      【与司马温公二首(之一)】   某顿首。孟冬,薄寒。伏惟门下侍郎台候万福。某即日蒙恩,罪戾之余,宠命逾分,区区尺书,岂足上谢。又不敢废此小礼,进退恐栗。未缘趋侍,伏冀上为宗社精…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