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张元幹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孤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注释】

寒水依痕:溪水落下的痕迹依然与从前一样。这句是化用杜甫《深冬》的诗句:“花叶唯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这两句是化用杜甫的《阆水歌》:“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孤负:辜负。云雨:是化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典故,写夫妻恩爱。尊:即“樽”,酒杯。经年:多年。

【鉴赏】

这首词写常见的闺怨题材,却出笔新奇,笔法委婉精妙。以致有人以为通篇比兴,言闺中相思有寄托遥深之意,暗寓作者失意后宿愿难了的苦衷,这可为一说。词风的清新婉丽、空灵绝妙使人们更倾向于将闺中少妇看成作品的抒情主人公。

上阕着重描绘春景,即景生情。开篇“寒水”几句都是化用杜甫的诗句以点明初春季节。溪水涨落的痕迹与冬天没有两样。“渐”暗示春已悄然临近,“沙际烟阔”写由此细致觉察到的春的讯息。平坦的沙地上水气迷濛,春草快要钻出来了。接着,开阔的远景由特写的“溪梅”代替:它在春光照耀之下香气勃郁,在春寒料峭之中争相吐艳。以下转入抒情。见此情景她是“旧恨”又上心头。在这春光和煦的时节,这“旧恨”又要消耗我多少心血呢?“长亭门

外山重叠”与“天涯”遥相呼应,既写天各一方的别离,又有“吴山点点愁”的意蕴。无限离愁使她断然相信春“是愁来时节”。

下阕用“情切”紧承上阕开启下文,集中描写深闺中思妇的种种心理活动。“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写思妇深知登高望断天涯路的惆怅,索性足不出户,也可避免春景撩起相思的愁绪。然而随着春风渐暖,她依然因相思而容颜憔悴。大门紧闭,只把春光拒绝,却无法抵御相思之情的侵袭。“孤负”交代了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没有夫妻欢情。现在她最大的愿望是“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这句写出她于孤苦处境中心怀夫妇欢聚的希望,殷殷期盼中是满腹思念和无限凄楚。但结句一转,说再相逢之时,又是重新长久离别的开始,相逢依然短暂,极言别离之苦。全词感情跌宕,含意深沉,作品因这一结语被赋予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时代内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伯牙绝弦

    朝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754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34
  • 描写鸟雨山的古诗

      带“鸟”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4
  • 谒金门·五月雨

    朝代:明代 作者:陈子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568
  • “蒯恩,字道恩,兰陵承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蒯恩,字道恩,兰陵承人也。高祖征孙恩,县差为征民,充乙士,使伐马刍。恩常负大束,兼倍余人,每舍刍于地,叹曰:“大丈夫弯弓三石,奈何充马士!”高祖闻之,即给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8
  • 《范仲淹罢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范仲淹罢宴 原文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