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望湘人·厌莺声到枕》

贺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蘋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注释】

余薰:余香。带惊剩眼:腰带还有多余的眼孔,形容人憔悴消瘦。泪竹:斑竹。尧有二女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妃。舜死后,她们思念不已,泪水洒落竹上形成点点斑痕。非烟:即飞烟,唐武公的宠妾。这里指自己的情人。鸾弦:相传海上有仙人用凤喙鸾角制成的胶能接续弓弦,使弦的两头相合为一,叫续弦胶。这里指男女之事。云和:乐器名称,指琴瑟均可。青翰:刻有青鸟形图案的船。舣:船靠岸。临皋:亭名。不解:不懂得。

【鉴赏】

这首词是感春怀人之作,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各有侧重又情景交融,将怀人之思表达得深婉曲折。

首句突兀而来的“厌”字强调了人物的心烦意乱。醒听鸟语,卧闻花香,本是十分惬意爽心的事,但作者却心生厌恶。花气何以能“动帘”?这分明是人物十分愁烦时的心理感受。所以他整日饮酒,不知魂之所在,梦亦生愁,这也是形容人的极度愁烦。每每此时却偏偏感受到锦衾的暖香,引起作者对往昔的回忆,更添烦乱,以致自己日渐消瘦,腰带又多余了几个孔眼。“几许”句是对前面抒情的概括,并点出“伤春”主题,也流露出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无奈之感。词句再由情到景,写竹布满“泪痕”,写兰“香老”,以形容自己相思之情的深挚、悲伤的浓重,若物有情,亦会被打动。正是“湘天浓暖”之时,怎能不追忆往昔呢?想当初我们有多少相伴共游的欢娱啊?如今却只能是触景伤怀。

下阕忆昔直接抒情,并收情入景。由于思念而不得相见,所以说是“须信鸾弦易断”,两人从此音信断绝。弦断能够再续,但佳人远去,已杳无踪迹,这萧萧琴声里的相思幽怨她不曾得知。相会遥遥无期,那悠悠弦鸣里寄寓着几多无奈和伤感。“认罗袜”以下写人物登临所见:“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蘋洲畔”。开满白色蘋花的江洲旁清波缭绕,小舟任意飘荡停靠。风光依旧,往昔游玩幽会的情景历历可见,惟独不见她的芳踪。登临本为望远寄情,不料却愁情更浓,于是心生怨艾:远行的人竟不寄回一字锦书!不过“幸有归来双燕”,燕子也许会带来她的一丝消息吧。从篇首的“厌莺”到结尾的“幸燕”,词人的情感看似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其实燕双至与人孤单形成的强烈对照,更突出了人物内心深沉的悲哀。这首词正如李攀龙所说:“词虽婉丽,意实辗转不尽,诵之隐隐如奏清庙朱弦,一唱三叹”(《草堂诗馀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天地山水的古诗名句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0
  • 不二门――白居易诗词全集

    不二门 [唐] 白居易 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 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 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 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8
  • 学好文言文的方法介绍

    学好文言文的方法介绍   文言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但客观上,因文言本身与现代白话相去甚远,且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可能带来艰涩难懂、歧义纷出,自然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0
  • 老师的诗句「」

    老师的诗句「」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讲究的是尊师重道。老师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老师的诗句【精选】。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老师的诗句【精选】   1、…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34
  • 【仙吕】一半儿(别来宽褪缕金衣)

             王和卿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5
  • 文言文阅读练习狸猩技穷

    文言文阅读练习狸猩技穷   狸猩技穷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猩①。狸猩,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猩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猩生子若孙,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9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