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琼楼玉宇:美玉建筑的楼宇,指月中宫殿。《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不堪承受。弄:玩。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美的门窗。婵娟:月里嫦娥,指明月。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唐许浑《怀江南同志》:“唯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

【鉴赏】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咏月怀人词。在对明月的追问和对兄弟的怀念中,词人完成了一次关于宇宙、时空和情怀的激情宣泄与心灵超越。

上阕写对月饮酒,思融于景。起句陡然发问,奇思妙语,破空而来,正是面对明月思绪万千而不得不发,更是激情喷涌而凝成一问。如果说李白“举杯邀明月”“停杯一问之”是淡然相询,此处“把酒问青天”的苏轼则既是与月相知不必客气,也是胸多块垒而无暇礼让。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时词人因与王安石意见相左,出任密州知州。但词人不问尘世荣辱而问明月几时,一笔将俗世排开,而代之以澄明之境。“明月几时有”,既像是在追问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诞生,又好似是在惊叹造化的神妙,隐隐有美景何时的感慨。此时,其他的一切似乎都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剩下与月对话的我和高悬于天的月。

在与月的对话中,词人的心向上飞升,似乎天上宫阙已近在眼前,即可看清青天之上是怎样一个与人间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让词人期待和向往啊!越向往明月相伴,便越见对现实隐含的不满。“我欲乘风归去”,是面对明月、追问明月的自然结果,也是词人面对现实时老庄思想的又一体现。常抱超然物外思想的苏轼似乎就要出世登仙,回到他的归宿——明月了;读者也随着他的乘风归去而见皎洁月色了。但词人笔锋一转,“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似乎出世之途也充满艰辛。“起舞”两句,词意再转,似乎又该回到人间,但作者并不坐实,而让朦胧月下的清舞、似真似幻的境界、出世入世的迷茫交织融会,形成一个迷离飘渺的世界。

下阕转写对月怀人而情景交融。随着夜色渐深,明月安静地照着无眠的人。在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的抚慰中,喷涌的激情和连绵的追问渐趋平缓。出世入世的困惑、宇宙洪荒的去来虽然一如既往,而更深夜阑之后,尤其是独对江湖之时,怀念亲人之思油然而生。苏轼早年与其弟苏辙曾有“功成身退、夜雨对床”之约,而今抱负难展,月下徘徊,而进退于出世入世之间,此处想念子由不是一般的思亲念友,更是对知己的深切怀念,对同道的殷殷呼唤。明月在天,而知己天涯,那曾经令人无限向往的明月也是可怨的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怨月越深,怀人之思越浓,孤独之意越厚。一个“长”字,将此情怀推至极端。心情至此,人何以堪?直欲让人“独怆然而涕下”。但苏轼是旷达的,也是笔致自由的,他在似乎无可转圜之地别开生面,仍然从月上翻出另一番天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旷古不变的事实真正既使词人无言以对,也让词人情绪渐平。在时空的永恒中,词人完成了对自己内心的超越,而归与平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超旷的祝福中,人的内心矛盾和怀人之思浑然莫辨,而又起于月归于月。全词构思巧妙,跌宕起伏而又浑然一体。

历史上,历来对此词推崇备至。《苕溪鱼隐丛话》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将这首词推为中秋词中的第一,并非溢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这两句是说,巨额的金钱未必能使人改变志向、改变性格;答应别人的事,即使可能丢掉性命也得去办。这是向崔中丞明志,要以行动报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4
  • 很小却很惊艳的诗词合集

    有些很小却很惊艳的诗词短句送给大家。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3、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2
  • 描写景物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1、一朵梨花,院落阑干雨。   2、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香。   3、雪香凝树。懒作阳台雨。   4、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5、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   6、冷艳全欺…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6
  • 谏太宗十思疏

    朝代:唐代 作者:魏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818
  • 《游观音崖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游观音崖记 【明】都穆 ①丁卯春,来官南都,地称佳丽,凡山之近而可游者,往往游之。闻观音崖屹立长江之上,为天下绝景,独以道远不及登。九月甲子,工部司务钱君,邀余及兵马梅君,为兹崖之…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21
  • 生查子(寿魏制干·九月十九)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万里彩衣远,旬日黄花后。蓬矢纪佳辰,莲幕翻新奏。更看桂枝香,归献灵椿寿。同对小蟠桃,共醉长生酒。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6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