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寒蝉:似蝉而小,又名寒蜩、寒螀。入秋始鸣。长亭:古时驿站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是行人休息或送别之处。都门帐饮:在京城郊外,设置帐幕宴饮送行。兰舟:泛指质地精良的船只。凝噎:喉咙里像是塞住,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楚天:古时楚国占有今鄂、湘、江、浙一带,这里泛指南方的天空。经年:年复一年。风情:情意,深情密意。更:一作“待”。

【鉴赏】

此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恋人间难以割舍的离情。

上阕首句点明送别的场景:在秋风阵阵,蝉鸣凄切的傍晚,潇潇雨歇之后,于长亭告别自己心爱的人。作者有意捕捉冷落的秋景来酝酿一种足以打动人心的、充满离情别绪的环境气氛。“都门”三句写离别情形,“帐饮”是别筵,“无绪”表明心绪错乱不安。“催”字勾出情侣被迫分离之状。正在留恋难舍之时,不解人意的舟子在催促出发了。“执手”两句,不仅写出了分手的情侣当时的情状,而且暗示了他们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离别在即,本来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便愈见心情的“无绪”,也愈见彼此情意的深切。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云:“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与此同是意境深沉,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体现了率真、自然的艺术风格。下句用一“念”字,急转直下,引出了对别后情景的设想。“烟波”以“千里”形容,“暮霭”以“沉沉”形容,“楚天”以“阔”形容,都与“凝噎”的心情相契合。作者用融情入景、烘托点染的手法,达到了一般抒情语言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下阕宕开一笔,泛说离愁别恨,自古皆然。紧接着便转至眼前,自己在这冷落的清秋时节和恋人别离,内心的悲愁更甚。“今宵”两句,属虚景实写,是宋词中传婉约之神的千古名句。但设想今宵酒醒时,已不知在何处了,抬眼望去,也只有那拂晓时穿过岸边依依杨柳的袭人寒风和一弯残月相伴而已。作者借物抒怀,词、画、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营造了一个凄清境界,历来备受推崇。“此去”四句,从别后长年落寞,相会难期到无人可说风情,既照应前文,又总结全词。词意始终回环往复,言有尽而情意无穷。可谓“余恨无穷,余味无尽”(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坎坷的人生使作者对别离的痛苦有着深切的体会,再加上他擅于运用白描和铺叙的手法,“状难状之景,述难述之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因而本词具有一种内在感染性,极具艺术魅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翻译课题结题报告

    文言文翻译课题结题报告   导语:结题报告可以是论文或研究报告,也可以同时都写,也可以只写其中一个,只要能够表达出你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文言文翻译课题结题报告,以供参考…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0
  • 清?方苞《游雁荡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游雁荡记 清·方苞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人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①日:“盍记之?”余…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51
  • 名医家术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名医家术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①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3
  • 以的文言文解释

    以的文言文解释   ①介词,(从、由,把、用、拿、用来、拿来,因为,靠、凭借、根据)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把) 《出师表》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出师表》   悉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4
  • 《李贤传》文言文阅读

    《李贤传》文言文阅读   李贤,字原德,邓人。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寻又陈车战火器之利,帝颇采纳。因陈边备废弛状,于谦请下其章厉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2
  • 陋室铭译文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可以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0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