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

宋玉悲凉:宋玉曾写《九辩》,其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等描写秋天悲凉的句子,被历代文人墨客尊为悲秋之祖。梧叶飘黄:古人认为,立秋时,梧桐开始落叶,宋人唐庚《文录》载“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唐人李子卿《听秋虫赋》也有“时不与兮岁不留,一叶落兮天下秋”的句子。所以唐宋诗词中,梧叶飘零是秋天的典型意象。几孤风月:一作“几辜风月”。风月即清风明月,代指良辰美景。星霜:星一年一周转,霜每年依时而降,故以星霜指年岁。潇湘:原是潇水、湘水合称,后泛指所思之处。双燕:代指传递书信的使者。《开元天宝遗事·传书燕》载唐人任宗在湘中经商,长年不归,其妻见堂上双燕翻飞,感叹说:“尔东海来,必经湘中……欲凭尔附书,投于我婿。”便将所吟诗篇系于燕足。燕子径飞至荆州任宗处,任宗解书得诗。空识归航:借用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句,化用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州”(《望江南》)句意,写对友的思念。

【鉴赏】

本词是一首怀人之作。

上阕因景生情,抒发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前三句写秋雨初霁,独自凭阑远眺。为以下具体描写秋景作好铺垫。接着用“宋玉悲秋”一典自然无痕地流露孤独冷清的伤感情怀。并用“水风”两句具体描摹:水风——轻,蘋花——老,月露——冷,梧叶——黄,言简意丰,形色俱佳地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暮秋图。此情此景,令人倍感孤独,故有“故人何在”一慨,承上而来,又统摄全篇,是全词主旨所在。

下阕以情起笔,情景交融,极写怀念之情。“难忘”引出对“文期酒会”等往事的美好回忆,“屡变”叹出作者内心的感慨: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何时才能再拥有聚首的欢欣呢?“海阔”两句,把思念怅惘之情推向极致。燕不传书,归船空识,词人依然伫立在秋日夕阳里眺望,恰又听到断鸿哀鸣,孤愁陡增。收束处含蓄隽永,意在言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袁枚《渡江大风》阅读答案及赏析

    渡江大风 袁枚 水怒如山立,孤篷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浪花平。 缆系地无所,鼍①鸣窗有声。 金焦②知客到,出郭远相迎。 【注】 ①此诗作于袁枚从扬州去镇江渡江时,扬州和镇江是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8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作者出处及全诗赏析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全诗赏析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名句 出自宋代诗 人郑思肖的《画菊》 画菊 花开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21
  • 师旷论学

      【文言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9
  • 【中吕】山坡羊(惊人学业)

             薛昂夫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10
  • 文言文实词走的用法

    文言文实词走的用法   文言实词     走         文言翻译   zǒu   (1)<动词>跑。《木兰诗》:“两兔傍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98
  • 《双调·水仙子·梦觉》赏析

      【原文】   双调·水仙子·梦觉(唤回春梦一双蝶)   乔吉   唤回春梦一双蝶,忙煞黄尘两只靴。   三十年几度花开谢,熬煎成头上雪。   海漫漫谁是龙蛇?   鲁子敬能施惠…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