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

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释】

雌霓:虹双出,色鲜艳者为雄,称作虹;色暗淡者为雌,叫作霓。雄风:雄劲苍凉之风。宋玉《风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素商:秋日。古以商音配秋,故称秋为素商。神京:代指汴京。霁霭:雨过初晴后的薄雾。

【鉴赏】

此词是他漂泊江南时,登临伤怀之作。

上阕以景起笔,触景生情。起首三句点出地点,写登高纵目,一片荒凉的景象。这几句词人紧抑如潮思绪,委婉而细密地叙写景物,为下文抒情营造了一种感伤凄楚的氛围。次三句以“对”字领起,交代天气、“雌霓”、“雄风”一典使词境陡出,景色更加苍茫阔大。“渐觉”三句写所闻所感,表明初秋季节。“一叶惊秋”堪称一绝,既鲜明生动地描绘出夏末秋初树叶飘黄的景象,又曲尽其妙地写出词人的敏锐感觉。此景之中,自然要引起作者的思归之情“览景”三句承上而来,抚今追昔,一任感情潮水般沛然而至。

下阕由情入景,抒发自己的缠绵之感。“向此”三句用语浅俗,蕴含深厚,把孤愁、思念、悔恨尽括其中。愈隐而不露,伤痛愈深。“凭高尽日凝伫”,仅有的慰藉是在羁旅之中整日地凝望、凝想。“消魂无语”形象地表达了词人的精神状态。“极目”以后,又融情入景,极写一派凄肃的晚景:雾霭蒙蒙、零乱的昏鸦,暮色中萧索的江城。词人在此境中凝伫,听凄厉哀怨的画角声,看夕阳西下。这个词景深刻折射出词人漂泊江湖的郁闷孤寂心情。

运用白描与铺叙,一波三折地揭示主题,体现出柳永长调慢词的特点。二者相互生发,使作品表现的感情淋漓尽致,苍凉沉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重点文言实词。   1公   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1
  • “段少连,字希逸,开封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段少连,字希逸,开封人。倜傥有识度。举服勤词学,知崇阳县。崇阳剧邑,自张咏为令有治状,其后惟少连能继其风迹。权杭州观察判官。太后崩,召为殿中侍御史,与孔道辅等伏阁言郭皇后不当废,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3
  •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2
  • 《吕氏春秋·正名》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正名 《吕氏春秋》 名正则治,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也。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已矣,足以喻治之所勃、乱之所由起而已矣,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3
  •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   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以下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7
  • 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一

    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一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   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