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首诗写作者在浮远堂眺望中所产生的山河破碎之感。

江阴位于长江之滨,诗中大江,即指长江。起句暗点江阴,次句明提浮远堂。唐人许浑尝于秋夕登楼作诗曰:“一上高城万里愁”(《咸阳城东楼》),次句遣词、写意、造境,与许浑诗均相似。

“万里愁”是诗人登浮远堂的感喟。“愁”本是无形之物;“万里”是抽象的数词,一般都作夸张之用,如“万里心”、“万里情”、“万里忧”等。在这首诗中,由于借助江、山二个方面来烘托、表现这种深愁,遂使原本抽象的情感,显得十分形象、真切,直贯末句。

上联写江,是近瞰。前人言“愁”,喜将“愁”与“水流”直接联系起来,比喻愁之深长。如李白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城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此诗将“大江流”与“万里愁”并提,既是望江水生愁、于江水寄愁,也是借江水喻愁。长江万里,愁亦万里;江流不尽,愁亦无尽;非“大江流”,不足言“万里愁”。

下联点山,是远望。前人写愁,也喜欢用山映衬,虽不像以水喻愁那么直接、明白,但往往更加含蓄、深切。借山寄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以山遮断视线为愁,以不见所思为恨,如欧阳修词“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李觏诗“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乡思》)。另一种正相反,以无山遮掩为愁,以满目凄凉为恨,如此诗便道只因无山遮隔,致使中原沦陷之地尽在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戴复古尚有《盱眙北望》一诗: “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难禁满目中原泪 ,莫上都梁第一山。”写登高远望,无所遮隔,致使疮痍满目,涕泪难禁。这二首诗,虽一无山,一有山,但情意相似,只是《北望》诗用语显得更加含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良奇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良奇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41
  • 《冯忌为庐陵君谓赵王》的原文及翻译

      冯忌为庐陵君谓赵王曰:“王之逐庐陵君,为燕也。”王曰:“吾所以重者,无燕、秦也。”对曰:“秦三以虞卿为言,而王不逐也。今燕一以庐陵君为言,而王逐之。是王轻强秦而重弱燕也。”王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104
  •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02
  • 天净沙秋阅读解析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   A.知否,知否?应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1
  • 论语十二章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85
  •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