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二首》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先看第一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景象就很喜人。“半亩方塘”,不算大,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景物描写,这也是成功的。这两句展示的形象本身,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朗。

这感性形象本身还蕴含着理性的东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半亩方塘”里的水很深很清,所以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就不能反映,或者不能准确的反映。诗人正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地挖掘,写出了颇有“理趣”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是个代词,相当于“他”,这里代“方塘”。“清”,已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没有到此为止,进而提出了一个问题:“方塘”为什么能够这样“清”?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方塘”本身,是无从找到答案的。诗人于是放开眼界,终于看到“源头”,找到了答案: 就因为这“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后两句,当然是讲道理、发议论,朱熹虽是理学家,但这和“语录讲义”很不相同: 第一,这是对前两句所描绘的感性形象的理性认识;第二,“清如许”和“源头活水来”,又补充了前面所描绘的感性形象。因此,这是从客观世界提炼出来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而不是“哲学讲义”。用古代诗论家的话说,它很有“理趣”,而无“理障”。

“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所以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它们“共徘徊”的细微情态。——这就是这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再谈第二首。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是古代的一种战船。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像鸿毛那样浮了起来。这两句诗,也对客观事物作了描写,形象比较鲜明。但诗人的目的不在单纯写景,而是因“观书有感”而联想到这些景象,从而揭示一种哲理。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就是对这种哲理的揭示。当“蒙冲巨舰”因江水枯竭而搁浅的时候,多少人费力气推,力气都是枉费,哪能推动呢?可是严冬过尽,“春水”方“生”,形势就一下子改变了,从前推也推不动的“蒙冲巨舰”,“此日”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多轻快!

蒙冲巨舰,需要大江大海,才能不搁浅,才能轻快地、自在地航行。如果离开了这样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们在水上航行的规律,硬是要用人力去“推移”,即使发挥了人们的冲天干劲,也还是白费气力。——这就是这首小诗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客观意义。作者的创作意图未必完全如此,但我们作这样的理解,并不违背诗意。

前一首,至今为人们所传诵、所引用,是公认的好诗。后一首,似乎久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它同样是好诗,能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别做在干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为“蒙冲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一江春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这两句是说,送君登程,无言嘱托,只有两泪长流,普天下之世路都是艰苦难行的啊!从诗意看,裴戡可能是贬官外任,“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阅读答案及赏析

    水调歌头 叶梦得①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鬓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②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3
  • 欧阳修论作文

      《欧阳修论作文》出自编撰的《东坡志林》。   【文言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5
  • 韦应物《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韦应物 dú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 独 怜 幽 草 涧 边 生, shàng yǎu huáng lí shēn shù míng 上…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59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791
  • 学弈的文言文鉴赏

    学弈的文言文鉴赏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弈秋同时教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