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鉏荒》

叶 適

鉏荒培薄寺东隈, 一种风光百样栽。

谁妒眼中无俗物, 前花开遍后花开。

叶適的诗,以用力勤苦,造语生新见称。叶適晚年,曾参与宰相韩侂胄北伐的规划。但韩轻躁冒进,急于事功,自取败亡。韩侂胄被杀后,叶適也被解去建康知府之职,投闲置散达十余年。这首《鉏荒》诗,就是他晚年所作。

诗题《鉏荒》。“鉏”即“锄”;鉏荒,就是垦荒锄草。这是一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诗材虽是常见,但意味却也不浅。

“鉏荒培薄寺东隈”,写劳作之勤。不但垦荒除草,而且培土施肥,其经营之勤勉,亦煞费苦心。“寺东隈”,僧寺的东偏。隈,偏僻低下之地。作者选取僧寺外面的一角生地,辟置园林,是因为这里远离尘俗。从这一句里,就已经透露出这首标作《鉏荒》诗的意趣了。

“一种风光百样栽。”一种,同样。“风光”指花木绚丽的光彩。虽然不过是栽种花木(“一种风光”),但不是一色,而是“百样”。惟其“百样”,才见“风光”;要见“风光”,必须“百样”。鉏荒培薄,万紫千红,那个“风光”,也的确来之不易。

“谁妒眼中无俗物。”这一句却是诗中主脑。那样精心地莳弄,那样加意地区处安顿,为的就是“眼中无俗物”。现在,恶草除尽,花木葱茏,风色满眼,光景旖旎。在主人来说,可以赏心悦目;在旁观者看去,就难免有些嫉妒了。“谁妒”,任凭谁人去嫉妒。如果有谁嫉妒,那就随他去,而在我,不仅眼中无俗物,亦且心中无俗念。我之不俗,人奈我何!

“前花开遍后花开。”这结末的一句,补足了第二句“风光”的诗意,又点添了第三句“谁妒”的内容。不独眼中没有尘俗杂乱之物,还更有可夸的是,不待前花开遍,而后花又开;一番花色,一番光景。那些嫉妒我的人,岂不是妒不胜妒,又岂不枉然?

叶適此诗,虽表面上是咏写开荒除草,移花接木,以高雅夸于流俗,其实恐怕是还有更深的意趣。细检他的生平,可知他早年曾有许多作为,如他曾向孝宗举荐陈傅良等三十多人为朝士,又多次上书孝宗,痛切陈述国家机宜,后在建康知府任上,保卫江防又多贡献。这样一个有所作为者,在他一旦罢官投闲以后,是绝不会甘心退处的,必然是希望再有报效的时机。《鉏荒》一诗,“鉏荒培薄”、“风光百样”等句,怕就是隐寓着他的政治生活经历,而“前花开遍后花开”,更道出了他的胸臆,更见出他的风节,似乎不应草草看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玉珍,随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明玉珍,随州人。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徐寿辉起,玉珍与里中父老团结千余人,屯青山。及寿辉称帝,使人招玉珍曰:“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玉珍引众降。时元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6
  • “张骥,字仲德,安化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张骥,字仲德,安化人。永乐中举于乡,入国学。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虑囚福建,有仁廉声。 正统八年,吏部尚书王直等应诏,博举廷臣公廉有学行者,骥与焉。迁大理右寺丞,巡抚山东。先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3
  •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文言文在语文考试中有重要地位,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2
  • 荀子劝学文言文解析

    荀子劝学文言文解析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3
  •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李昂《从军行》全诗赏析

    从军行 李昂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5
  •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