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登城北门》

陆 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 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 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 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 梦魂犹绕古梁州。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诗人当时在四川成都。一天他拄杖登上了城北门楼,远眺晚秋萧条的景象,激起了对关中失地和要塞大散关的怀念。进而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忧国伤时的深情。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幅巾”指不著冠,只用一幅丝巾束发;“藜杖”,藜茎做成的手杖。“北城头”指成都北门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形容风势猛烈。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与其说是“满眼愁”,毋宁说是“满怀愁”。“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着诗人当时整个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颔联“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是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大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今天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怎能不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呢?这恐怕是诗人所愁之一。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鸿雁传书的典故。陆游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陵(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置杜县,汉宣帝陵墓在此,故称杜陵。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山河”在此代表国家,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身世”指所处的时代。时代可安亦可危,又谁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真令人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这一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语出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啊!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梦萦,仍未去怀。“梦魂犹绕古梁州”道出了诗人的心声。他为什么念念不忘古梁州呢?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郑、大散关皆在这个地区。诗人曾有以此为基地收复失土的宏伟计划,也曾建议四川宣抚使王炎,从这里进取中原。但良机已失,徒唤奈何?虽然如此,可是诗人仍未忘怀古梁州;不仅这时未忘,就是到了老年,退居山阴后,仍高唱着“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句。可见“梦魂犹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登城所见所想。写法是记叙与抒情相结合。开头两句记叙出游的地点、时间和感受,并点明题旨。第二联写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第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山河兴废”和“身世安危”。最后追忆“横槊赋诗”,激起壮志难酬之悲。全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边记事边抒情,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热情毕呈纸上。此外,如语言的形象,对仗的工整,也是此篇的艺术特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资料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资料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大全2   一、判断句   (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82
  • 幽居初夏赏析及翻译

      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2
  • 赞美老师诗句

    赞美老师诗句   1、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2、老师,您是海洋,我是贝壳,是您给了我斑斓的色彩&h…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0
  • 《王子猷居山阴》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分析

    《王子猷居山阴》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分析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45
  • 唐诗长干行·家临九江水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崔颢

    作者:崔颢 朝代:〔唐代〕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译文及注释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译文 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你和…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9
  • 《落花·高阁客竟去》原文及译文赏析

      《落花·高阁客竟去》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古诗如下: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