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道中二首》

孙 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 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 一簑烟雨湿黄昏。

一点炊烟竹里村, 人家深闭雨中门。

数声好鸟不知处, 千丈藤萝古木昏。

孙觌高宗朝仕至户部尚书,晚年“归隐太湖二十余年”(吴之振《孙觌鸿庆集钞序》)。这两首诗应作于此期间。

吴门(今江苏吴县)素称江南富庶之区,风光也很美。孙觌早年谄附权奸,“当时已人人鄙之”(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晚岁被罢斥,退居乡间。很可能是他感到自己飞黄腾达已经无望,便索性徜徉林下,到处寻幽揽胜,悠游度日,注目于水边茅屋和渡口烟雨,怡情于炊烟、人家、鸟声、藤萝等幽静景观。

第一首着力描写乡里生活的萧散自得。几间茅屋的水边小村,杨柳扶疏,门窗尽绿。渡口有人在唤渡。虽然时值黄昏,唤渡人却仍不慌不忙,披簑戴笠站在烟雨之中,不顾浑身湿透。景物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前两句,纯用静物写生手法;后两句,才点出了人物,传出了声音,但画面却显得更为安谧。哪怕是连连传来的唤渡声,也只不过像是扔到浩渺湖水里的小石子,只能在湖面上掀起几小圈涟漪,并没有打破静谧。

第二首着力渲染山林风光的天然幽趣。一缕炊烟,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发现了掩映在竹林深处的村庄。村子里的人家,在潇潇细雨中深闭着门户,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几声悦耳的鸟鸣;在高高的老树林里,藤缠萝(茑萝)绕,一片昏暗。这一句乃化用杜甫《白帝》“古木苍藤日月昏”句。第一首中还写到人声,第二首则只有鸟语;第一首还只是向往一种静谧的乡居生活,第二首则更进一步追求一个桃花源式的世界。虽然两首诗写的都是黄昏烟雨,但后一首显得更为幽寂,更为窈蔼迷蒙。

孙觌的为人,实在是至不足道。纪昀说:“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这两首诗来说,写得萧散疏朗,富有情趣,颇类荆公晚年绝句,不应以人废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咏怀长卿怀茂陵翻译赏析

      《咏怀·长卿怀茂陵》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9
  • 写玉门关的诗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诗自古至今广泛流传,脍炙…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3
  • 《孟子见梁惠王》阅读答案及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9
  •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1
  •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翻译赏析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9
  • 《宁南侯传》“姓左氏,名良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宁南侯传 【明】侯方域 宁南侯者,姓左氏,名良玉,字曰昆山,辽东人也。少起军校,以斩级功,官辽东都司。苦贫,尝挟弓矢射生。一日,见道傍驼橐①,驰马劫取之.乃锦州军装也。坐法当斩,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