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叶梦得

客路重经黄鹄前, 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 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 蔽江行见下楼船

灞陵醉尉无人识, 漫对云峰说去年

高宗绍兴八年戊午(1138),和议开始之后,当时主和派窃取了大权,南宋小朝廷媚敌求和,执行投降政策将成事实,作者此时以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的身份,在赴任途中,道经镇江,怀着满腔悲愤,访晤了知镇江府友人刘季高,感叹时事,赋呈此诗,表现对国事的共同忧虞,诗意悲慨苍凉,对和议深为不满。

开头两句:“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表明这次重经镇江,仍然得有暂时和故人相聚的机会,算是此行的可喜之事了。“黄鹄”,是镇江的山名,山北有竹林寺,是林涧幽美的所在,南朝周颙曾憩于此间(见《南史·周颙传》)。这里用来指代镇江。然而此时的国事,已和先前大不相同。旧地重过,又未免感到难言的悲痛。第三四两句:“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感叹和谈已成定局,几年来艰难血战,将代之以苟且偏安,可笑这长枪大剑,将无可用之处;而自己也白发苍颜,壮志虽存,徒然只能自怜而已。作者前几年曾兼总四省漕计,以供馈饷,使军用不乏,前线诸将得以力战而无后顾之忧,如今眼看前功尽弃,恢复无望,所以在诗句中露出悲伤。第五句“照野已惊横雉堞”是说: 前沿战地,依然烽火照野,战垒横陈,形势异常危险。谈和只能是饮鸩自醉。第六句“蔽江行见下楼船”,担心长江上游,也有被金人占据的可能,一旦金兵突破那里的江防,行见楼船将蔽江而下,对金陵带来莫大的威胁。这两句忧虞和议告成,必然要导致军心涣散,民心沮丧的后果,因而产生莫大的忧虑。最后,在“灞陵醉尉无人识,漫对云峰说去年”这两句诗中,作者以灞陵醉尉自喻。作者当年留守建康,曾经巡行查夜,唯恐防务稍有不虞,如今边防行将坐废,当年浴血奋战的将军们,都将弃置不用,自己这个灞陵小尉(指地方官),自然更是无人认识,只好登上友人新建的城楼,漫对云山,在悲痛中谈论些去年的情况了。

全诗切于忧国之情,深沉悲壮。刘季高也是主战的爱国志士,所以作者以此诗奉呈,希望志同道合的友人,共洒一掬山河之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河阳猪文言文翻译

    河阳猪文言文翻译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文言文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河阳猪…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1
  • 《雨晴·高亭废已久》原文及译文赏析

      《雨晴·高亭废已久》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3
  •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出师表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出师表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1—15题。(15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7
  • 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朝代:清代 作者:陈洵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不用问田园,十载归来故旧欢。一笑从知春有意,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哀乐信无端,但觉吾心此处安。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507
  • 《长恨歌》古诗阅读及翻译

      【   诗篇名。唐白居易作。写玄宗李隆基和贵妃   诗篇名。唐白居易作。见《白氏长庆集》。元和元年(806)冬,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话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71
  • 风流子 李雯

             送  春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2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