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

惠 洪

高节长身老不枯, 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 却笑寒松作大夫。

未见同参木上座, 空余听法石於菟。

戏将秋色分斋钵, 抹月批风得饱无?

惠洪,俗姓彭,字觉范,是北宋后期诗僧、诗评家。这是一首赞美修竹的诗。崇胜寺,所在未详。据吴曾《能改斋漫录》:“黄太史(庭坚)见之喜,因手书此诗,故名以显。”看来可能是诗人大观中入京前的作品。

首联赞美修竹的节高风清。“长身”正点题内“一根秀出”,“高节”从“长身”来,而含义双关。风骨清癯,既写秀竹外形的颀长清峻,更传出其内在的美质与风神。这一联写修竹,形神兼备。“自”字强调其风骨天然生成,值得玩味。

颔联拍合题内“竹尊者”的称谓,以寒松对衬,进一步赞扬修竹的高节与风骨。秦始皇在泰山遇暴风雨,休于松树下,遂封其树为五大夫。“寒松作大夫”用此典故。修竹、寒松,本来都是高洁坚贞品格的象征,但现在修竹虽仍风骨凛然,作为隐君子的化身一向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寒松却接受了大夫的称号,成为尘俗中的官宦而受到人们的讥笑。寒松与修竹出处的不同,更衬托出修竹的风清骨峻。“尊者”系梵文Ᾱrya的意译,指僧人德智兼备者。这里说“爱君修竹为尊者”,似有以修竹隐指高僧之意,观后两联其意更明。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同参木上座”,指共同参拜木莲花座上的佛。修竹虽被呼为“尊者”,却非真僧,故说“未见同参”。佛经故事中有老虎听法的故事(於菟即虎的别称),这里说“空余听法石於菟”,谓“竹尊者”亦未听法。自唐代后期南宗禅流行,重顿悟而不重渐修,诗人暗示这位“竹尊者”也是这一流僧人。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抹月批风,谓用风月当菜肴,是文人表示家贫无可待客的戏言(细切叫抹,薄切叫批),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可参证。末联说,如果戏将修竹的一片秋色——深绿的竹色分给僧人的斋钵,不知道这“抹月批风”的秀色能否饱人饥肠?言外之意是说,这秀竹之秋色虽可悦目怡情,却未必真可餐。语意幽默。

语句枯淡,不施涂泽,意境清雅,而骨子颇硬,并时有诙谐的风趣。这是此诗的特色,也正是后来江西派所追求的境界。无怪江西派开山祖黄庭坚见而喜,以致手书此诗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为学一首示子侄

    朝代:清代 作者:彭端淑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698
  • 《天净沙·夏》翻译赏析

      《天净沙·夏》作者为元代文学家白朴。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前言】   《天净沙·夏》是元曲作家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4
  • 寄张十八――白居易诗词全集

    寄张十八 [唐] 白居易 饥止一簟食,渴止一壶浆。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床。 此外无长物,于我有若亡。胡然不知足,名利心遑遑。 念兹弥懒放,积习遂为常。经旬不出门,竟日不下堂。 同病…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83
  • 初中文言文蒲松龄《狼》原文及翻译

      《狼》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25
  •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集锦

    一、相见欢(景物景象描绘)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题:这首词的上片描绘出一副怎样的景色? 深秋月夜庭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9
  • 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阅读答案及赏析

    题竹石牧牛 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