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二首(其一)》

关 澥

野艇归时蒲叶雨, 缲车鸣处楝花风。

江南旧日经行地, 尽在于今醉梦中。

从南朝以来,写江南风光的诗已经很多。前人写得越多,后人便越难措意。关澥所作的两首忆江南的绝句,虽未足名世,但追忆经行江南的前尘旧梦,抒写春日醉人而又怅惘的意绪,却也有其独到之处。这一首写的是诗人忆念中的江南之春: 野渡口归来的小艇,蒲叶上沙沙的雨点,缫丝车旋转的呜呜声,谷雨节轻飏的楝花风。这些零散的印象和梦忆的片断,微漾着春的寂寞和春的骚动,又组成了一幅完整的江南乡村的风景小品。

头一句写的是春雨中的静趣,这既不是“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的幽寂,也不是“钓罢归来不系船”(司空曙《江村即事》)的疏放,而是在野艇归来的时刻四顾悄然、静听雨声滴落在蒲叶上的惆怅之感。蒲叶一般指菖蒲,多年生草,长于水边,大蒲叶长三四尺,气味香烈。在野舟上领略蒲叶上的雨声,比起“画船听雨眠”来,又自有一种清新的野趣,春水的碧色、春蒲的香气、春雨的润泽也在悄默中沁透了心头。第二句以农家缲车的飞鸣和花信风的吹拂烘托出一片轻晕的醉意和春的风华。缲车即缫丝用的车,南方谷雨后收茧抽丝,缲车转动说明谷雨刚过。而楝花风则是谷雨节最后的花信风,徐锴《岁时记》说:“三月花开,名花信风。”《东皋杂录》说:“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楝是一种落叶亚乔木,高丈余,春月开花,色淡紫,果实椭圆如小铃,成熟后变成黄色,俗名金铃子。这一句从诸般春景中选出缫丝和楝花开放二事,既准确地扣住了谷雨节后的景物特征,又表现了江南蚕乡的独特风味。缲车转动的呜呜叫声又与楝花风形成有意无意的照应,正如前一句中野艇蒲叶在水和雨的关系上取得照应一样,使首二句构成春雨和春风的工整对仗,蒲叶和楝花,野艇和缲车的对仗又分别从村外和村里两方面为这幅小品画勾出了简单的轮廓,使零散的意象形成内在的联系,突出了作者最亲切的感受。后两句点明这一切不过是旧日在江南经行时所见,如今已尽入醉梦中了。这固然是表示对江南的留恋,连醉里梦里都难以忘却,更多的却是往事如梦的空幻之感。陈迹的追怀像短梦一般重现,那么对江南之春的怀念中又何尝没有人生之春的追怀?正因为原本是切实的往事,今日看来就像一场人生的醉梦,那野渡的小艇和蒲叶上的雨声才带着几分凄清和寂寥,那缲车的鸣声和楝花风的飘扬才含着些微醉意和迷惘,这些构成了江南之忆的主要印象。

将某种人生感触融入精心选择的典型景物,虽意绪惆怅,却能在半醒半醉的神态中保持清爽俊逸的风调,这是杜牧七绝的特点,此诗可谓得其仿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北人食菱》

    文言文《北人食菱》   《北人食菱》是小学生必读的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北人食菱》,欢迎参考~   文言文《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74
  • 减字木兰花海南奇宝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海南奇宝》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   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5
  •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王安国《清平乐》翻译赏析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译文]  尽管黄莺叫个不停也留不住美丽的春天。   [出典]    北宋 王安国&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4
  • 《童趣》和《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

    《童趣》和《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   阅读《童趣》和《陈太丘与友期》两篇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6
  • 张枢《南歌子》“垒润栖新燕,笼深锁旧莺”全词翻译赏析

    南歌子 张枢 柳户朝云湿,①花窗午篆清。②东风未放十分晴,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 垒润栖新燕,③笼深锁旧莺。琵琶可是不堪听,④无奈愁人把做、断肠声。⑤ 【注释】 ①柳户朝云湿:指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1
  • 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赏析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