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 轼

山苍苍,水茫茫, 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 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 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 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 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轼知画善画,他作了大量评画、题画的诗文,本诗是其中的名篇之一。诗中对画未加评骘,只是如《韩幹马十四匹》诗中所说的“苏子作诗如见画”,将画的内容传达给读者,表示了对李思训这幅作品的肯定。

李思训是我国“北宗”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是唐朝的宗室,开元间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新、旧《唐书》均有传。他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他曾在江都(今属江苏扬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过官,宦程所经,长江风景是他亲身观赏过的,此画即使不是对景写生,画中景色也是经过画家灵敏的眼光取得了印象的,和向壁虚构和对前人山水的临摹不同。诗中所叙的“大孤小孤”,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波阳湖中,四面洪涛,孤峰挺峙;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的大江中,屹立中流。两山遥遥相对。“崖崩”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更进一步,诗人俨然进入了小舟之中,亲自体会着船在江上低昂浮泛之势。诗人曾有《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律,其颔联“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和第七句“波平风软望不到”,与这首诗的“沙平”两句,上下只改动了两个字,可见这两句是他舟行时亲身体会而获的得意之句,不觉重又用于这首题画诗上。至此,画面上所见的已完全写毕,照一般题画诗的惯例,应该是发表点评价,或对画上的景物发点感叹了,但苏轼却异军突起地用了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更加余音袅袅。

小孤山状如女子的发髻,故俗名髻山。小孤山又讹音作小姑山,山所在的附近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将“澎浪”谐转为“彭郎”,说彭郎是小姑的夫婿。南唐时,陈致雍曾有请改大姑、小姑庙中妇女神像的奏疏,吴曾《能改斋漫录》载有此事,可见民间流传的神幻故事已定型为一种神祇的祀典。苏轼将江面和湖面喻为“晓镜”,将大小孤山比作在晓镜里理妆的女子的发髻,正是从民间故事而来。“舟中贾客”两句,与画中“客舟”呼应,遂使画中事物和民间故事融成一体,以当地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画境,实际上是对李思训作品的肯定。而这一肯定却不露痕迹,无怪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时,称其“神完气足,遒转空妙。”“空妙”的品评,对诗的结尾,可谓恰切之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田为《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田为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洁,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渐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 教人红消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太…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2
  • 日喻说节选文言文翻译

    日喻说节选文言文翻译   《日喻说》文章主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儿日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文章譬喻生动,说理深入浅出。下面是关…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9
  • 朝天子 (二首)

    山中杂书醉余,草书,李愿盘谷序[一]。青山一片范宽图[二],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三],蜗壳遽庐[四],得安闲心自足。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五]。 春思见他,问咱[六],怎忘…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44
  •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1
  • 《明史·徐达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及太祖南略定远,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6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全诗翻译赏析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译文] 你骑着竹竿当马来到我家,你追逐我围绕井栏杆轻轻抛弄着青梅。 [出自]  李白 《长干行》一 妾发初覆额,  折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