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 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 带得寒鸦两两归。

诗里所描写的是一幅静谧淡雅,又带有一缕清寂气息的秋日村居图。

“水绕陂田竹绕篱”,选材如同电影镜头的转换,由远景转到近景。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上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榆钱落尽槿花稀”,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槿花稀疏,表明时已清秋,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所以院落内尽管绿阴宜人,可惜盛时已过,残存的几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迟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牛蹄声打破了沉寂,诗人把镜头又转换到小院外。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这景象早在《诗经》中就被咏唱过:“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王风·君子于役》)然而诗人并不去重复前人诗意,而是捕捉到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 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寒鸦易惊善飞,却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悠闲自在,站立牛背,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涵容了寒鸦之静,大小相映,动静相衬,构成了新颖的画面。宋人诗力求生新,于此可见一斑。“无人卧”三字是不是赘笔呢?为什么不直说:“夕阳牛背寒鸦立?”这正是此诗韵味所在。“无人卧”是顿笔,引起读者提出问题: 那么到底有什么东西在牛背上呢?于是引出“带得寒鸦两两归”,形象宛然在目。没有这一顿挫,则太平直,缺少韵致了。牛背负鸟这一景象,与张舜民时代相近的诗人也曾描写过。如苏迈的断句:“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见《东坡题跋》卷三《书迈诗》),贺铸的“水牯负鸲鹆”(《庆湖遗老集》卷五《快哉亭朝暮寓目》)。张舜民此诗显然意境更高。一是融进了自己的感情色彩。牛背寒鸦,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但作者使用“夕阳”、“寒鸦”来渲染气氛,在静谧之外又笼上一层淡淡的闲愁。二是刻画形象更为细腻生动。“带”与“两两”相互配合,则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鸦的自然无猜,神态毕现。看似淡淡写来,却已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宁静,是这首小诗的基调。前两句选择的是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以静写静。后两句却是变换手法,以动写静。牛蹄得得、行步迟迟,有声响也有动态,但是没有破坏环境的和谐统一,奥秘就在于动作的迟缓、声调的单一。这显然与王维的山水诗如《山居秋瞑》、《鸟鸣涧》等手法相同,以动写静,更显其静。

此诗通过细致地观察生活,以清雅自然的语言,勾勒出新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构成了浑成和谐的意境,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9
  • 文言文断句法

    文言文断句法   一、 联系前文推断断句法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段落一般短小,内容比较单一,有些文段中的语句结构相似,稍加注意,断句一题即可答出。   [例一]子墨子曰:“万事莫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9
  •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162
  •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0
  • 文言文断句有哪些技巧

    文言文断句有哪些技巧   对于熟知并惯用白话文的现代人而言,古代文言文断句可能会比较难,一不小心就会出错。然而,为了学习、研究古代文化,不得不熟练掌握文言文。更为重要的是,高考必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95
  • 王瑜文言文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

    王瑜文言文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0题。   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隽辩骁果,骑射刀笔之长,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