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田词五首(其四)》

王禹偁

北山种了种南山, 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 也应四海少荒田。

“北山种了种南山”一句,概括交待了“��畬”劳动分别先后、协力共同进行的特点。这一句的着眼点即在于强调劳动者的协作精神,所以便很自然地引出了下一句“相助力耕岂有偏”。“相助力耕”是一种一家垦畬,四邻相助的淳朴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习惯。“杀尽鸡豚唤��畬,由来递互作生涯”(《畬田词》其二),只要谁家有事于畬田,四围乡亲“虽数百里如期而至,锄斧随焉”(《畬田词》序)。“岂有偏”系承接上句而来,是把“北山”、“南山”,一视同仁,无所遗留的意思。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二句,借农夫之口,表达了在劳动中产生的自豪感。畬田广种,不局限于一山一地,若人间皆能如我,那就“四海少荒田”了!此二句,同时又双关诗人的政治志向。王禹偁出身农家,熟悉和关心农事,又时值宋初承五代战乱之后,人口流徙,土地抛荒,提倡开荒种地是地方亲民之官的首要任务,为此,诗人提倡畬田,想做到“四海少荒田”,恢复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其意义是很大的。

此诗清朗上口,民歌风味很浓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人希望当朝的执政者“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也就是说要精选州官和县官(二千石是古代郡守的代称,百里是县令的代称),使全国各地都能提倡开荒,又希望能够“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要是天下的农民都能像商州人民那样“更互力田,人人自勉”,那么“庶乎,汙莱尽辟矣”(《畬田词》序),全国农业之振兴就有希望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奇零草》的文言文

    《奇零草》的文言文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9
  • 寡人之于国也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

    古诗文 2020年3月20日
    733
  •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之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1
  •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①“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在襄水之曲,所以这样说。襄水:也叫襄河,汉水…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838
  • “袁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阅读答案

    袁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生而警颖,有奇质。登进土,初授苏州府推官。石守昆玉,治苏有清卓声。以强项忤中丞某,中丞劾其不职。得旨,下所司勘问。一时李官惧获罪中丞,无敢直石守者。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7
  • 李存审教子文言文翻译

    李存审教子文言文翻译   李存审出身寒微,凭借战功官至极品。他深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留给后人一份最宝贵的遗产“破骨出镞者凡百余”,他希望这些从他身体取出来的&#8217…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