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往何处去》读后感1300字
刚开始觉得风趣,很吸引人,虽然很多描写在现在看来未免过于浪漫主义化了,但是还是很让人赏心悦目的。后来越读越觉得很沉重,情节安排其实也没有很突出,但是胜在作者对氛围的酝酿。作者笔力深厚啊,凡是他想让读者感觉到的,他无一不成功塑造出来。无论是奢侈的宴会,还是各种思想和价值观,还是残忍血腥场面的描写,还是善良的基督徒纯洁的本性,作者都成功地一一勾勒出来了。这种写法不是简单的形容词的堆砌,而是恰到好处的重复,反复叙述会让人头脑形成一个判断,然后再在反复中逐渐固定成型。
另外这本书涉及罗马历史,对其背景知识一无所知的我读起来挺费力的,但是相对于《罪与罚》来说要好得多了,本书作者有有意无意涉及一些背景补充,陀氏是类似于我们的“用典”手法来写,“典”是什么就得你自己去了解了,所以我在阅读陀氏的文本时障碍比较大。《你往何处去》大部分都是宗教史,主要是基督宗教史,我之前看过《达芬奇密码》,虽然很多人说那不是一本正经书,但是我从那本书中多多少少了解了一部分宗教历史。《你往何处去》描写基督徒的宽容热情友善淡泊和虔诚让我觉得他们简直就是内修完美的君子,但是越读到后面我越觉得不对劲,尤其是他们的主一直在强调让他们受难和宽恕。我觉得宽恕也要分情况吧,像格劳库斯对基隆的宽恕过于强人所难了。在格劳库斯看见基库时他的滔天恨意明明是正常的,却由于主要求宽恕仇敌而不得不压抑自己,含泪宽恕。很难说这种被洗脑式的教义强迫的饶恕是否真的让他释怀,而这种释怀的快乐是不是就是基督所定义的那种快乐,我觉得这个有点违背人道主义了。我受到了伤害,我有权利以牙还牙,十年复仇。因此我反而比较赞同佩特洛尼乌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这个人物我觉得塑造得非常成功,比吕基娅和小维尼和什么使徒什么的都要生动立体多了。
还有小维尼信奉基督这条线感觉爱情因素占的比例过高过重,作者似乎一直试图摆脱爱情对小维尼的信仰的影响,但是我觉得还是没有很成功啊。
总而言之,作者成功让我感觉到基督教的惊人魅力,但是任何宗教信徒都很容易走极端,这实在是太可怕了。还有作者对于基督教的泛滥赞美,过度美化,过度神圣化反而让我觉得他们的虔诚过度了,稍显廉价。主要还是花太多比例来修饰基督教徒了,用了很多不合常理的例子,感觉已经彻底把人洗脑了。比如说行火刑前基督教徒本着主的指示,认为自己就要到极乐世界了,所以很安详很从容我可以理解。但是大火在慢慢烧你啊,你还一脸淡定还和别人对话未免太夸张了吧,不管怎么样你都无法突破感官痛苦的极限啊。
看到腐化,残暴,弱智,低能,血腥,喜怒无常的尼禄这样统治着罗马,根本不把百姓当人看!居然丧心病狂的火烧罗马,让无辜生命备受折磨,多少家庭家毁人亡,居然仅仅是他想寻求刺激和灵感!这个垃圾这个废物这个小丑一样的诗人,简直就是最大的恶魔!他这样死去实在是太平淡了,作者是不是被基督教义感染了也宽恕他了!不行!这种家伙栽赃陷害这么多无辜善良的基督教徒,居然屠杀了这么多人,可怜的基督教徒像绵羊一样温顺地赴死,真是让人心疼!尼禄!混蛋!
我往何处去不重要,好人能否上天堂不重要,但是坏人必须要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