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读后感700字
前两天看理想国的书,其中节选了一篇摄影师严明这本书里的《我们都爱米妮》,他用一张照片讲了一个故事,以及一些对摄影的看法。他说:“在摄影里,表象即内容。”;“视觉艺术的语言和音乐的语言一样,具有可直接交流的特点,不必费力地要用一种语言去诠释另一种语言。”;“图片永远是独立的个体,四方边框内,向观者传递完感受,述说完一切,是其责任。”这些说法是之前没有见过的,就找来书看一看。但发现作者是一个能“能写”的人,不免让人觉得,语言可以让照片更生动和悠长。
书中写了他自己,写了他对于摄影的热爱和态度,写了他去过的地儿,见过的人儿,拍东西的心情,和许多照片的因起由来。这种叙说方式我是可以接受的,能看出是在真诚的诉说。之前也看过几个所谓摄影师写的东西,过度的夸大了情怀的东西,让人反感,明明几句话就说明白的事,却偏要故乡远方的没完。(有人说情怀就像内裤,你自己有就得了,何必拿出来显摆。)
作者原本是报社记者,囿于体制的束缚,在“理想和现实,生存和生活”之间做了选择,去做自由摄影师。辞职理由是:身体不好。然后自嘲道:“其实说身体不好也有道理,就算是我脑子坏了吧。”光是这种放下的勇气,已是值得称赞了。这世上哪有一天好走的路,在有门之前,首先有堵墙。“其实数钱并不比数交卷快乐,更何况我清楚那些钞票意味着什么,说都需要钱。”
《僧祇律》中说:1刹那者为1念,20念为1瞬,20瞬为1弹指,20弹指为1罗预,20罗预为1须臾,一日一夜有30须臾。换算结果:须臾=48分钟,弹指=7.2秒,瞬间=0.36秒,刹那=1念=0.018秒。一次快门的释放,也不过刹那之间,用每一个咔嚓声与过去告别,然后认真的活下去。
生活若只剩下——读书和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