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读后感_2100字

《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读后感2100字

心理咨询师的独白

此书是根据多个作者亲身调解的抑郁症患者,这本书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的自述,他告诉你咨询师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工作流程是什么,他如何发现来访者的问题和障碍,如何一步步引导来访者走向黎明,不同的来访者使用哪些心理学派的治疗方法等等。

此书中,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都是婚后的女性,并且大部分是婚姻生活出现裂痕,男方出轨对女性造成重大打击。我刚开始看到女性被丈夫的出轨变得这么痛苦,就对那些丈夫的行为表示很强的愤怒,后面随着咨询师的深入剖析,发现婚姻的破裂都是双方的过错造成的,只是出轨的事情是个导火索。而过错的产生的原因又各有不同。无论是女性太过强势,女性依赖性太强还是男性压力太大,在家体会不到温暖,夫妻间沟通较少等等,这些问题在热恋和结婚初期都没有出现,所以说婚姻中的关系没有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夫妻关系和感情必然要发生变化。遗憾的是当这种变化在悄悄发生的时候,你未必了解,也同样不了解自己的改变,你陷入了自我不知道的‘盲点’。so,两个人相伴一生,没有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相处之道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为了天长地久,白头到老。

除了婚后女性的抑郁案例,我总结了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出入职场的女青年的案例,惊叹着父母想培养一个优秀健康的孩子,要投入无尽的心血。婴儿期的断乳时间,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方式,父母的性格和工作对孩子的影响等等。每一个成人,内心都有些过不去的坎,但是这些坎大部分来自幼年。

45章邵建华,患抑郁症原因:1.婴儿期断奶过早,没有正常度过口唇期,因为饥饿、口渴和缺乏抚慰,造成焦虑的人格障碍,为形成抑郁症埋下导火索。2.成长过程中,父亲不正确的教养方式,过多给予孩子负面惩罚,缺少鼓励和奖励,造成孩子自信心缺失和自卑感。3.现实生活中负性事件,将其内心冲突升级(主客观不相符的类比和选择),以抑郁症形式表现。有自杀倾向原因:1.童年时,溺水带给他死亡的舒适感,令他觉得死亡是一种舒适的解脱(精神分析之死本能) 2.强烈的自卑感到自责到自罪的心理压力 3.长期抑郁情绪发展成抑郁症 解决方法:精神治疗和药物治疗同进行,改变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使用策略:脑力激荡,以外力冲击他的非理性思维,引发出对新理念接受的内在动力,进而影响他的行为。

理论分析:认知心理学,情绪失调(焦虑、抑郁)的产生源于错的认知(思维),受人的有意识的思想支配。在邵建华成长过程中,非逻辑的处理事件方法在意识中留下非理性思维方式,导致非理性的认知。非理性思维方式的三条特征:看待事物的绝对化角度、以偏概全的评价体系、一旦出现不好的结果就认为是糟糕透顶、无法挽回的态度。其中一条特征的出现就意味着非理性的思维方式。非理性思维导致非理性认知,人的焦虑、抑郁属于情绪失调范畴。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这些情绪失调的产生来源于错的认知(思维),是受人的有意识的思想支配的。解决方法:1.埃里克森的“理性—情绪疗法” 三步,首先,感受什么是非理性思维;其次,讨论非理性思维的危害;第三,调整对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认识。2.埃里克森的“ABC分析法” 。让咨询者认识到自己非理性认知,简言之,在A与C之间还有一个B,是B导致了C,而不是A导致了C。

53章的黄碧莹,典型的乖乖女,父母为她考虑并安排好一切,家庭的培养、环境的熏陶,在她心里已经深深留下了一个公式:按照父母(他人)的吩咐去做、听话——不会犯错——得到表扬、奖励,这样她就得到了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由于表扬和奖励(尤其是物质上的奖励)强化了这个公式,她再次重复上述过程,再次得到满足。不善于拒绝他人是具有深层心理机制的,同时还有长时间的习惯,已经形成了固化的行为模式,导致了这种行为的产生。他们或者由于生长的环境、或者由于接受的教育等各种原因,面对别人的恳求不会拒绝,他们以善良的愿望、助人的心态迎接着每一双求助的手。但是带给他们自己的却是身与心的压力和疲劳,如果不加以调整,最终会以躯体症状反应或神经症性的行为表现出来,不得不让当事人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比较典型的由于早期教育、奖励不当形成的认知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导致的行为模式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她获得了收益,在不断强化中逐渐成为了下意识行为,以至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不善于说“不”。

这个“听话——不会犯错——得到奖励”的公式在她的潜意识里逐渐发展了,衍生出反向结论,即:如果不听别人的话,不接受他人的请求就意味着不能得到表扬和奖励,其自尊心就无法得到满足。当然,这个过程本人在意识中是不清楚的。解决对策:人本主义学派中自我发展治疗方式,咨询师的角色从权威或者指导者变成有专业知识的朋友,用真诚、耐心和理解与她建立融洽的关系,培养她对咨询师的信任。

对于抑郁症,约有8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企图或行为。有数据表明,在我国现在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有10%的人自杀成功,另有将近30%的人被抢救过来,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情况。当你发现陷入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症时,要及时寻找心理咨询师或者找心理医生,而不是在黑夜中孤立自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1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不自量力的老鼠》读后感600字

    《不自量力的老鼠》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来源于生活,大部分以为主人公,极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个故事都富含哲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个故事虽然不长,但它的启示却不小。也就是说,美好…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208
  • 父与子全集读后感700字

    《父与子全集》读后感 暑期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最喜欢的一本是《父与子全集》。这是一本非常有爱的家庭故事漫画书,书里的语言机智幽默,描写了一对父子日常生活中的快乐和温情。我经常一边看,…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25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50字

    里,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它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故事很精彩,无论是“桃园三结义”还是“草船借箭”,无不叫我拍手称快。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18
  • 《龟兔赛跑》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龟兔赛跑》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但是今天我又将这个故事读了一遍,这个故事我经过深刻的体会,又一次明白了它的道理。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和赛跑,认为跑得很慢,根本不是它…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93
  • 城南旧事读后感800字六年级

    【第1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 这个我阅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听名字就是一本回忆过往的书籍,读完全文也确是如此,细细品味才发现作者是以幼年时孩童的视角完成此书的,新颖独特,耐人寻…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01
  • 《前尘・昨夜・此刻》读书报告1000字

    《不要放手转身离开》 人的心中总是怀着一份悸动,说不清道不明。它总是深藏在人的心底,随着人们的成长不断加深,重复刻画,变得强烈而又浓厚。但是你不会明白它是什么样的悸动,是一份模糊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