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城记》读后感800字
一个讽刺又有趣的童话故事,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又可恨的黑色幽默,一部隐喻着国恨家仇,人格国格的百年世事史。
有的时候总有种朦胧感:严肃向的文学和影视剧是否都有种开头很无聊的意趣,但是你又不可跳过去,因着它前有头后有尾,差池半分都不可。
这本小说,如若你要读,请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不得了的惊喜,它总共有六大章,初却第一章的自序和最后一章的作者简介,你可以跳过去,故事的主体也只是有四章,但每一章又分成了若干小章。第二章是开始篇,写“我”初到猫国,这一章开头几章就是我说的有些无聊的地方,但坚持看下去就好了,精彩总是不期而至的,不是吗?
这部小说,影射的太多,对于爱好历史的人来说读来有趣的很,清末鸦片笼罩下的混沌世态,新旧制度的更替与纠葛,新旧文化的碰撞和反思。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坑杀无辜百姓,土地革命后期的平均主义,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你都可以联想到。通读之后,不禁感叹,老舍先生不仅对于文学的造诣高深,连带着他的史学观都如此的清晰,他在进行更高的艺术创造的时候,也向读此书的人传达一种历史观念,爱好和平,自卫式的战争,国家的兴盛是无数人团结的成果,有知识的革命等等。
也因此这部小说讽刺的也太多,猫国极致的脏乱差,无序,内斗,自私……似乎一切恶都寄生在了猫国,可是就算如此,这个国家也还是个“古国”,就算如此,仍有一两个清醒的人苟延残喘想为猫国续命。小说里神情闲散的小蝎以敷衍者自居,他装着糊涂却悲观着,坦荡无畏的大鹰过于清醒却乐观着,极端的两种人,最后都走上了极致的为国捐躯的不归路。(小说里最喜小蝎和大鹰这两个形象)
有人说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也影射了老舍先生惨淡的晚年(老舍先生蒙冤自沉太平湖),如是这般,那老舍先生想是已经洞悉了一切了吧。有一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历史总是在以不同的姿态重新粉墨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