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是怎样管理时间的》读后感_1200字

《聪明人是怎样管理时间的》读后感1200字

一个人不想改变现状,有三个可能原因:一是对现状感到满意;二是习惯了安于现状;三是不知道如何改变,因而放弃念头。

本书大概罗列了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确定目标,指定计划,合理分配工作,克服拖延,健康工作等内容。说是时间管理不能概括本书内容,而对时间的管理本书说的也只是片面之词,并没有深入做分析和指导,读过以后也只总结出以下一些小点内容:

一些好的句子:

富兰克林说:“我总认为一个能力很一般的人,如果有个好计划,会有很大作为”。本人很赞头这种观点,这个点提出一个点的导向,那便是“眼界”,本书并没有提及。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远大的“眼界”才是一个是人否有大作为的重点。能力再强,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也只能敢为人臣,为他人卖命。而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的人,即便能力一般,也可寻一些有能之士来完成,类似大汉的开创者刘邦,便是一个很好的作证。

“不要强迫自己干好,干本身才最关键”,本居点出了做事核心。很多时候很多人有想干的念头,但是不知如何干,总想把想法想到完美才好开始干,但是完美的想法本身不存在,且没有实践的想法也很难做成功,所以“干”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可以从身边利索能力的开始,定好目标,奔着目标方向不断改善,小步快跑,一方面会有一定的成绩,可鼓舞自己的士气,二在干的过程中寻找经验和灵感,确定更好更准的方向。

“理智不能战胜情绪,能战胜情绪的只有行动”,能真正控制住自己情绪的人一般都已经成为伟人,所以可见控制情绪的难度。所以可以通过行动来克服这一问题。

“一个公司要的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分工合理,团结协作的团队,对于一个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公司,组织是最重要的”。的确如此,但是也要分阶段。英雄人物一般都出现在初创期,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导向,英雄便有用武之地,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老板或者一起创业的重要成员,可以给大家以目标。而公司有一定规模后,便层级结构复杂,很多事就需要进行开会协商,人多力量大,找出最合理最有发展的想法来进行操作,而非个人英雄主义。此点从三国时吕布身上可以看出,大家都在争夺人才,没有开疆拓土时,他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但是后来到了曹操手,这样的英雄已经不需要了,何况很多时候英雄很有很多的缺点。

一些观点:

”信息泛滥跟信息缺乏一样有害“,当人慢慢成长,获取了各方面知识后,就会发现,懂得越多也便是懂得越少。因为涉及的方面多了,而每个方面又有很深的东西需要去挖掘,这时候就显得理所不能急,所以在信息的汲取方面要有自己的“过滤”,虽说多多益善,但也不能样样通,样样松。

“超时工作是能力不强的表现”,这个观点认同一半不认同一半。超时也可能是工作量大,或者本身就喜欢钻研,一方面为了工作,另一方面为了自己知识的积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2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灵犬莱西读后感600字

     “有一种忠诚,就是不远千山万水,日夜兼程,只愿与你相守至死。”这是出自埃里克・纳特笔下忠犬莱西的故事,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灵犬莱西》中的故事发生在大萧条时期的英…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91
  • 美丽的痛苦

    美丽的痛苦–读《青铜葵花》有感 这周三,我阅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虽然我已读过这本书,但我还是想再将它重新细腻地读一遍。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城里的小孩葵花的故事。她与来…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40
  • 《我是钱》读后感400字

    钱,学名货币,辞海解释为一种交换工具。它是一能畅通无阻的物品。本书则是清楚六名货币来以它们的角度讲述人与社会。其中讲述了形形色色的事物,而它们都揭示者同一个道理,一个人与钱之间如何…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43
  • 读《狼与人》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狼与人》的故事,使我深有感触,也被狼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所感动。故事讲的是:一只小狼被捕兽夹夹伤了,狼带着小狼去求猎人,这位猎人是位好心人帮小狼包扎了伤口,从此这两只狼…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68
  • 品《绿》

    这是一篇读后感品《绿》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曾经让我留恋于那细腻的描写。而这篇《绿》更使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细腻的笔力和如水的情思。 对…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56
  •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读《两个小八路》有感

    愉快的生活从7月1日起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的不同于往年,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两个小八路》故事书。当我拿起这本故事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两个十几岁少年的目光,坚定的看向前方,手…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1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