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_2900字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2900字

禅无双至, 书不单行.

本书应与许倬云的另一本: 现代文明的成坏 并览.

成坏: 以全球历史(主要是希腊后的西方)为脉, 探讨现代文明的成住坏空

兴废: 以中国史为脉络, 思考大国(帝国)的成住坏空

读许倬云, 就是看他的大历史观.

中国历史分合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1 利益与信息: 政权主要的利益冲突, 以及上下信息流转.

信息流转这件事, 是个很现代的视角, 很少有史书在意.

正因为信息的流转不不畅, 局部矛盾激化, 进而全局崩溃.

经济学者一向认为: 市场不会大过信息能够快速流转的区域.

国家治理也是同样: 政体的效率从来受制于信息的传播速度.

(比如, 在美国建国之初, 只有13个周, 4年一届的大选也需要议员在农闲时分, 提前几个月骑马赶赴华盛顿. 在这个速度下(以及巨大的人口基数中), 一个采用一人一票的全民选举的政体, 而不是不采用更为高效的 选举人团 制度, 是难以想象的! )

不仅仅是民主, 任何形式和尺寸的治理(国家, 州县, 都市, 公司, 团队, 甚至帝国) 都受制于信息的传播速度. 否则当局部出现问题, 而不能及时响应, 或是全局的制度与局部需求相悖, 必然会导致轻则阻碍, 重则民变进而全局崩溃.

所以, 我们也不难理解,

为什么看似混战不断且分裂割据的南北朝, 成就了宗教和文化的大发展;

看似纷乱离散的五代十国, 却成为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时代之一. (从唐末的2000多万, 到宋立时的过亿)

更不要说, 精彩纷呈的春秋末及战国初年.

于是,

2 有了这个工具, 纷繁的朝代被切割成几个整块:

周前: 主要活动, 以极少的人口征服自然

东周: 国体=分封~诸王并立 / 利益博弈=诸王战争 /

秦汉: 国体=郡县 / 利益博弈=君主vs.世族 / HR=察举(地方推荐) / 税制: 盐铁榷 / 军事=中央养兵 ~ 崩溃原因: 世族自大

隋唐: 国体=郡县 / 利益博弈=中央vs.地方 / HR=科举(全国统考) / 税制: 盐铁榷++ / 军事=府兵(北方) ~ 唐崩溃的原因

~

3 当我们谈论 进步 的时候, 我们实际在说什么?

汉与唐的区别究竟何在? 为什么中央集权可以越发稳定? 背后的机理是什么?

我们常常认为, 是新的 阶层 的崛起, 催生了新的制度及国体. 没错! 那么在几千年中国, 都发生着那些阶层的变化?

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 不论任何权利(权柄&财富), 凡是不能够 继承 或 流转 的, 就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新阶层, 当然所谓阶层间的 对抗 与 制衡, 也就无从谈起.

(中世纪后的宗教改革和民族国家兴起, 其实是一件事的一体两面: 民族国家与长期统治思想(更重要的是财税)的公教教廷的权力重新分配.

英国的君主立宪, 法国的大革命, 无一不是国家统治权, 与议会或商业资本的权力和利益再平衡.

哪有什么宗教真理, 哪有什么人权至上?!)

当我们说, 一个阶层的产生, 实际上是再说, 一个实力可以流转的新兴实体的出现. (比如股份制企业; 或商业城市.)

History was always a practical bitch! remember that!

~

4 帝国或霸主是怎么兴起和衰落的?

首先,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 帝国 是什么(就像人们以为自己知道 封建 是什么, 其实不知道).

按定义: empire is a aggregation of kingdoms, ruled under a emperor or a central government. 并不是挂个皇帝的头衔就可以称帝国的.

所以按这个定义, 希腊, 罗马可称帝国, 大英可称帝国, 拿破仑和美国勉强可称, 苏联绝对是帝国 — 跟有无皇帝关系不特别大. (皇帝显然经常是有用处的, 凝聚的焦点)

这也是为什么都说, 神圣罗马帝国, 既不神圣, 也不罗马, 更不帝国的原因.

其实最简单的模型是, 从帝国 这个概念的好处和缺点来看. 所谓 延续, 即使优与劣的平衡.

优: 资源, 人才, 知识, 市场, 贸易, etc. 其实核心, 要不断从 帝国之外 吸取财富.

劣: 军事成本, 治理成本(受限于信息传递效率), 文化成本(罗马之斗兽), 效率低下, 人才和资本的空心化(罗马末期)

当挣的钱不足以支持花的钱, 帝国必将崩溃, 就这么简单. (而很多因素, 则是不断动态变化的, 比如信息效率, 榨取殖民地的市场潜力)

关于罗马的衰落, 作者还是很着墨的. 特意拎出吉本的罗马帝国兴亡史6卷, 当做实验参照组. 许认为, 真正的原因是帝国治下的各邦国错综复杂, 无法直辖, 因此需要持续不断的大规模驻军. 而随着版图的扩大, 亚平宁半岛人才被抽空, 不得不吸纳北方的蛮族(日耳曼)和升级奴隶为市民以弥补亏空. 而这个时候, 基督教在底层的趁虚而入, 只是顺势而为.

霸主的兴衰,

从短期, 输出通胀者,利! (齐之盐, 当前的美元霸权);

从中期, 不断输出产品者, 强! (唐宋之丝瓷, 战后之电器汽车可乐, 当今之手机电影);

从长期, 持续投资教育, 技术革新者, 王!

~

5 有趣的延续总督 与 军团

过去我从没有意识到, 总督 和 民主 这两概念居然是孪生兄弟!

怎讲呢? 其实贯穿西方文明的一条暗线(明线很多条, 就不废话了)是军团文明. 从寒冷的内陆第一次南下到希腊半岛开始, 军事作风一直延续到当代. 希腊城邦的所谓民主, 其实是军团民主的延续. 与农耕文明不同的是, 后者定居而崇拜先祖及自然神, 前者征伐四方而崇拜纵情享乐且充满瑕疵之人间神. 于是农耕文明的先祖崇拜加上自然神, 逐渐演变为敬天, 而君主则是世袭的天子奉天; 战斗民族当然是唯功是大的, 谁强称王, 统帅都是将军, 没有世袭传统. 这个脉络, 既解释了诡异的希腊诸神, 也解释了罗马历任皇帝, 护国者的军人风范, 以及维系帝国精神的从雅典的运动会到罗马城的宏伟斗兽场.

民主是什么? 所谓议事民主, 是军团议事风格的政治延续. 谁的民主? 是公民(即选民), 而不是市民(自由的劳力), 更不是全民(奴隶, 辖区诸国的子民).

选民, 是唯一的既得利益者, 衣食无忧的享乐者, 文化的创造者, 国是的议定者.

后来出现的基督教是军团文化的一个另类且意外的补充, 成为其表.

如果说秦汉时的中原文明是外儒内法, 那么从君士坦丁皈依以后的整个西方世界则是外神内军.

通常都以为, 西罗马空心化以后, 日耳曼蛮族改变了人种的构成. 其实北方的战斗民族南下是自1000BC一直以来从未间断的趋势– 维系帝国需要大量的占领军, 底层人民和蛮族不断的被 上吸, 改造为军人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帝国四方. 基督教(最开始信仰者只是贫困的底层, 逐渐发展到军队), 就这样被自下而上 吸 成全罗马的宗教. 而不论披着什么样的包装(希腊城邦, 罗马帝国, 公教的神圣帝国) 骨子里的军团思维从来没有变过.

为什么说总督 与 民主 孪生呢?

自罗马始, 帝国是不干涉本地事务的, 中央派大量驻军, 听命于总督, 只为收税. 辖区自有国王长官. (比如耶稣被杀, 罗马总督只是拍拍屁股说, 你们自己想清楚就好.) 与中国秦汉创造的郡县制完全不同, 这是一个帝国中央完全不care地方治理的传统– 帝国只在乎税收, 而诸国内务, 自己打理. 这就是共和之始. 而这个传统(只要钱, 不管事, 大家庭), 就是军团风格的延续.

在公教教会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 虽然外表是宗教, 但其遍布大陆的领民, 全都是战斗民族, 或新或晚, 虽然语言各异, 骨子里是一样的. 所以其治理模式依然是, 设总督, 只征税. 谁是总督? 没错, 红衣主教!!

直到大英帝国统治1/3地球的时候, 依然是这个传统 — 大家庭, 设总督, 只收钱, 不管事.

你可以管这个叫 民主 (它是掌权者之间的议事方式), 也可以管它叫 共和 (辖区总是有很大自治自由的), 更可以管它叫 帝国 (当然! 它创造了一个宏大的概念, 统御四方) — 不过, 我更愿意管它叫做 军团文明 — 雅典的运动会, 罗马的斗兽场, 美国的超级碗, 跟你下班后跟兄弟在酒吧喝酒打架没什么本质不同, 团建而已!

所以, 总督 和 所谓民主, 只不过是军团文明四处征伐的一体两面. (直到, 近代文明和工业革命, 产生了新的创造财富的方式, 不需要剥削被占领区人民. 但, 贸易是永恒的!)

这算是读此书最有趣的感悟之一! 甚爽~

~

5 东西文明的分野?

其实从创造思想这个活动来说, 东西本无不同 (一个教育研究表明, 刚果原始部落中的7龄童, 跟同龄伊顿公学学生在数学创造方面天赋无甚差别, 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激励.)

道, 和虚无主义 负责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儒, 和Stokes学派, 负责处理人与人关系. 思想的产生其实很简单: 把一个好奇且衣食无忧的大活人仍在相应环境里, 就会不断 生产 各种 模型 或 解释 — 这是本能. (扔在人口稠密的鲁 你想的就是人事儿, 扔在地广人稀的楚 你想的就是天事儿)

造成东西方思想分野的不是生成方式, 而是选拔 和保存 机制的不同– 这点可以问问桑弘羊, 董仲舒, 刘彻, 看看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思想.

这点, 在许倬云的另一本书 东西文明的对照 说的更清楚一些.

~

谁释我惑, 道也~

好书如镜, 鉴史鉴今~

好书亦如剑, 见血封喉~ 然兵非善类, 不得法则自伤.

此书亦然~

.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2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家教周报》有感300字

    我从上小学时就让我订了《家教周报》,从未间断过。每当发放《家教周报》就让我赶快拿回家,抽空我们俩一起阅读。 每一期家教周报都有许多版块:关注、锐评、习作、、论坛、益智、亲子、健康等…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381
  • 呐喊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

    呐喊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欢迎阅读点评! 呐喊读后感书评300字: 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尊敬的作家,而在他的作品中,《呐喊》绝对是重量级的小说集,其中一共收录了14篇短篇小说,…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17
  • 《虎女蒲公英》读后感400字

    在我的印象中,是凶猛的――猛虎下山,智商也不太高――狐假虎威。读了沈石溪的《虎女蒲公英》后,我又对有了新的看法。 里面讲了一只名叫蒲公英的母虎的故事。书中的猎人从一条巨蟒的口中救下…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89
  • 《爱的教育》读后感500字――坚持,坚持,再坚持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由一篇篇日记组成的,每一篇日记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让我们学会坚持。 记得有一次,我教打羽毛球,我先告诉打球的要领:打羽毛球时,眼睛要看准球,打得时候,敏捷有力…

    读后感 2022年7月10日
    921
  • 读《浪漫鼠德佩罗》有感300字

    【第1篇】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作品,一部浪漫的人、鼠情未了――――浪漫德佩罗的故事,讲述了老鼠和公主英雄救美的浪漫剧。体现出德佩罗英勇善战救公主的精神。 …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87
  • 读《偷影子的人》有感1200字

    我是在一个叫“悦读”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本小说的推荐。第一眼是被封面互相亲吻的男孩和影子所吸引,而书名《偷影子的人》一度让我以为这是本儿童文学,不适合我这样的“大学生”阅读。当我真…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