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单车穿越美国》读后感1500字
初次与此书相遇在“微信读书”,一沾上就被吸引了,但却被那些突兀出现的文字弄糊涂了,忍不住要吐槽,后来看到了书友的解释,说那些不连贯的文字可能来自对书中照片的说明,只是“微信读书”上没能录入照片,所以就有了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碎片文字,想着有道理,便去找有图片的书,终于找到了带图片的电子书,确实那些碎片文字是照片的注释,有了照片读起来就更有有真实感了。照片为随拍,没有多少修饰的痕迹,但风光秀丽,人物纯真,扣我心弦,我很想收藏纸质书,但是终没找到,显然这本书并不热门,不过没关系,萝卜青菜各人所爱,无论它是否热门我都喜欢。
我喜欢它的平实,全书按时间顺序,记录每天旅途中所见、所遇、所闻,如实录入了吃、住、行的细节,看似琐碎,却充满干货,能给旅行者们提供很好的参考。
我喜欢它的温暖,作者的穿越之旅得到了无数人的各种帮助,可谓骑行一路,被温暖环绕一路。自行车店老板、车友们热情提供的骑行地图及修车服务;轿车女司机在作者突遇寒冷天气时主动送上的保䁔手套;无数路遇者主动提供的免费食宿、免费饮水饮料;露营点工作人员、警察的人性化服务等等,一桩桩一件件满满都是关爱和信任。读来让我感动的故事真的不少,其中最让我动容的是那位摩门教老人对作者的无私帮助。当他在路上看到作者因伤只能用一只脚骑行时,就主动跟过来热情邀请作者去他家休养,当他把作者带到自已妹妹家时,其妹看到作者脚伤了便主动帮助包扎,一点也不嫌他脚脏,作者在这位素不相识的热心肠老人那里住了一周,老人怕他寂寞,开车带他到周边游览,教他射击,带他参加摩门教家庭活动,这让远离家乡的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喜欢它的独特。这个独特就是作者记叙的诸多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恬静、自然,简单、温馨、快乐、自在。让我拓展了视野。我最羡慕的是书中所写的中老年人热衷的房车旅行,老俩口开着房车自由自在四处游览,开到那玩到那住到那,实在是太浪漫了。感叹美国中老年人对享受生活的理解,感叹美国露营地设置的普遍和设施的完善,感叹野外旅行者的守规矩和自律,感叹幅员辽阔、人口适量为美国房车旅行提供的可能。试想如果在中国,房车也进入了寻常人家,那么“黄金周”的公路和景点将是怎样的情形啊?不过窃以为搞一些房车租赁同时真正实施休假制度,那么房车旅行对普通国人来讲也应不是梦。我很赞赏书中记述的美国人家庭聚会的方式,食物简单,活动自由丰富,重在聚与乐,场地可在家中也可在公园。还有美国社会对各式人的包容、教堂中的品行教育及民间团体的自我教育也让我印象深刻。更让我惊讶的是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还有如阿米西亚那样的民族执着地坚持着传统。他们坚持信奉新教,坚持自己的服饰和文化,讲古德语,不上大学,不参军,不使用电,不参加保险,完全与现代社会脱节。我一方面敬佩他们的执着,一方面也怀疑不与时偕到底能走多远?比如不参加医疗保险,一旦遇到大病就需要全族人募捐,相当不方便。再比如他们不使用现代化设备,但一旦遇上依然会非常新奇,作者在借宿阿米西亚人家中时,孩子们就很喜欢作者的相机、手机甚至自行车(因为阿人出行还使用马车),作者录了一段他们唱的宗教歌曲,一向沉默寡言的主妇在听其丈夫说好听后也请作者放给她听,可惜手机没电了没有听成,试想一旦他们接触多了还能沉得住气吗?尤其对年轻一代来说,一旦走出他们的聚居地,他们还能坚持传统吗?毕竟现代化用具给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和乐趣啊。
读这本书让我思路拓展、心情愉悦,让我更明哳地感受到如果人人都对大自然献出一份爱,那么大自然就会回馈你最唯美的画面,如果人人都关爱身边的人,那么这世界永远都如春天般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