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读后感1600字
看到有书评提到出版时间较早,其案例及理论对于现今互联网时代不大具参考意义。但个人觉得品牌定位概念永远不会过时,还是值得一读学习借鉴的。
先概述本书提出的定位观念——看完本书提炼出一个核心关键词“潜在顾客心智”,如何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与众不同是本书核心围绕论述的问题。定位始于产品,而产品并不是定位的对象,定位是确立产品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位置。所以首先要寻找空位,进入潜在顾客心智中尚未被其他品牌占领的位置。以听觉效果为导向,找到细分的客户群,减少目标集中精力,放宽视野把握全局。在独特的定位和广大的受众群体两方面保持平衡。(参照划线)
(题外话,咖啡还是少喝为妙-_-||)
想到前不久借朋友好运参加东来顺的品鉴会,作为餐饮火锅界的龙头老大,百年老字号品牌企业,如同桌人所言开始“屈尊降贵”邀请普通消费者与店长、企业创始人齐聚一桌,品菜鉴料,讲诉菜品故事,闲聊企业历史,发展现状,谈及一个百年企业的曾经荣耀与瓶颈现状,近距离倾听消费者声音,了解消费者体验,甚至于探讨企业战略发展。先不论这是一种营销手段或是意欲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体验,正好结合本书(参加品鉴会时已经看过大半),加之最近也看了一些品牌营销方面的书萌发了一些见解,只是在品鉴会上羞于表达不自信的言论,正应了书中所说“想等到自己可以做得尽善尽美的时候再开始,你不断推迟,这样你就可能永远都不会开始了。”所以就作为书评记于此吧。
在信息传播过度这样的大市场环境下,无论是餐饮业还是其他,企业站在大广场的中央发出的呐喊在喧闹的人海中如何才能让人听到。如今餐饮行业,正如其他所有传统行业,大大小小的企业涌入这个市场,开始模仿复制,曾经产品为王的时代在如今产品千篇一律的市场环境中已经难以稳固,对于这样的市场现状如今的企业追求的早已不应是满足全部消费者的需求。渠道,产品到社群为王时代的过渡,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精准自身的定位,除了本书的核心概念“占领心智”,结合品鉴会的想法,简述一下个人的不成熟见解:
一、产品依然为王。东也提到过餐饮业的发展最终还是会回到吃这个字,无论多响的名声多棒的营销,都抵不过实实在在的一句好吃。所以东既然自知自身走老北京传统路线却被反应味道不正宗(无论误会还是事实),就应有所行动,互联网行业的理念通用,产品做到机智,做成精品。
二、品牌定位是关键。品牌对于东一个百年老字号企业,用本书提到的理论来说,已经占领了最初消费者的心智空缺,实现了领导者定位。提到餐饮火锅业一把手,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东毋庸置疑。所以东所要做的不是建立品牌而是维系品牌。东想要改变想要创新,但我认为其坚守传统本质的这份坚持不能放弃,应为对老北京传统的坚持就是东的品牌定位。
三、客户群细分。——越来越多被提及的市场精准化定位概念(原谅我觉悟的较晚可能看这些比较热销的书太少太晚)。为什么传统企业越来越想创新而新成长企业越来越想回归传统?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都是在自己已有市场领域的基础上想要拓宽市场范围,诸如东这样的百年传统企业,本身吸引的就是经历变迁重视传统的老一辈,而新一代是新成长企业的灼热客户群体,所以东审时度势想要分年轻人市场一杯羹,稳固行业龙头地位的思想自然萌生,与时俱进理所应当。而年轻一代喜欢什么?新鲜感。所以创新变革是有必要的,但不能放弃对传统的坚持。而逐渐成为消费者主体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少,传统企业时过境迁,当生存质变为生活,人们的需求不再单一那么易于满足,市场细分精准化的时代,要做的是满足垂直领域的消费者的需求。
四、所有的变革都需要营销。需要让广场上的人群能够听到,我想东还欠一场营销引爆消费者的尖叫。此处观点借鉴互联网营销所述,省略N百字(由于担心明天上班起不来床了T_T)
以上纯属夜猫子个人观点,如有误导,烦请勿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