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植物》读后感1100字
关于这本书,好友说:诗经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南昌的百货大楼,是一个极好的平台,所以关于《诗经里的植物》这本书才会吸引眼球。我的评价是两颗星,说不上有多好,看书时间四个多小时,可前前后后经过了好长时间,好几次我都几乎看不下去。
最终对植物本身的热爱让我坚持下来。关于植物,有许多有趣的事,与诗经无关。
以前租住在一个老房子的四楼,一楼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在自家院子里种了许多花。其中要属枸杞树长的最好,一看就是种植了很多年。茂密的一大片攀岩在栅栏上,有些枝丫顺着栅栏的空隙伸出来,挡住你的来路,仿佛挡不住你决不罢休。
果实成熟的季节,一颗颗红色的小点点挂在上面,娇艳欲滴。我是不喜欢红色的,大概是因为从小被逼着穿红色衣服的原因。但从没见过一种红,红的那么自我。它们饱满,圆润的身子,一个挨着一个,压着树枝向下垂,让你觉得这是一场盛大的宴会,不容小觑。它们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至于观众,那是不存在。
老夫妻已经很老了,我常常在四楼的阳台上看他们在院子里忙活,有时是老太太在给老头剃头,有时是老头在给老太太捶背。一旁枸杞树上的枸杞红的娇艳欲滴。
后来,我搬离了那个老房子,从此想拥有一颗枸杞树的愿望时不时浮上心头。
实习那年,有一个人常常念叨要送我一件不一样的新年礼物,我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半夜被一个电话惊醒,他兴奋的对我说:“小南木啊,明天我就能送你新年礼物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出现在房间门口,身穿薄款羊毛衫,手里捧着瓷白的花盆,边进来边说:“冷死了,忘穿外套了。”
我一眼瞥见他花盆里的花,是一株水仙,只开了一朵,还有些许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他告诉我为了能送我一株水仙,他在不同地方买了五盆,即使这样几个月来还时不时担心,万一都不开花怎么办。
后来这么多年,收过的花玫瑰,百合,波斯菊,满天星……再也没有收过一株水仙。因为没有人会为了送我一株水仙,买上好几盆,再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等待花开。
前些天出于公事参加一个追悼会,是一个我没见过面的老人,现场布满白色菊花,气氛渲染的十分肃穆。
世上那么多花,可以送给爱人,朋友,亲人。只有菊花是送给死者的,菊花知道这件事吗?我想它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排,它已经以它的方式告诉我们了。它美丽的绽放,不动声色,无论是在土地上,还是在葬礼上。我们看它是葬礼的必需品,它看葬礼是生命中可有可无的选择。
我站在角落,低着头默哀。幻想如果躺在里面陪伴菊花的人是我,又如何?
我想了想过去爱过我的人,我爱过的人,我走过的路,吃过的好吃的,读过的书,上过的当。我会跑会跳会做梦,会大笑着在街上奔跑,但终究不能像一颗植物一样自我。
毕竟生活不是一场华美的旅行。但是加油吧,小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