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第三部:金戈铁马(上卷)》读后感_1100字

《大秦帝国第三部:金戈铁马(上卷)》读后感1100字

第三部中谈到几场直接影响历史走向的大战:五国合纵攻秦、乐毅破齐、田单复齐、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影响战争结局的两个关键人物便是君和将,特别是田单复齐和长平之战,小小反间临阵换将,君不信将,满盘皆输,只是苦了几十万大军,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个一个生命都只是成就名将之名的数字而已。

印象最深的是长平之战,关于战争过程书中写的很详细,配图很容易分析理解,推荐大家看一下《喋血长平》,对这场战争的介绍和人物的分析都非常到位,而大秦三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是对赵括的描写,老实说,这是我看到各种版本的长平中,对赵括这个人物评价最丰满最正面的一版,其实他并非纸上谈兵不学无术,只是未经历练过早的被送上战场的孩子罢了,以他的资质,假以时日,谁就能说他不会成才呢,可惜了,孙老在赵括身上看到很多别人忽视的闪光点,不过这是孙老一惯的风格,包括白起,范雎等人物都要比其他书中介绍要正面很多,历史人物不再简单的符号化,而是一腔正气和满腹无奈,从第一部的商鞅到现在的白起,我一直觉得这只是出于作者作为秦粉对大秦的狂热追捧,刚开始总是为作者的美化感到尴尬,三部下来,也便习惯了,既然太史公就寥寥几个字,为何我们就不能以更喜欢更热血的形象还原呢?或许他们真的便是如此也说不定啊!

回归长平,这场大战的诡异之处在于,参与此战的没有真正的胜利者,赵国自不必说,秦国战后受反间,将相失和(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秦国将相不和的开始),秦王撤军,而后再攻邯郸兵败,白起拒战,秦王赐死,这位杀人无数的人屠,杀的最后一个人是他自己,时隔三年,长平之战终于收到了它最后一个牺牲品;秦国形势陡变,三次兵败联军,郑安平王稽叛变,范雎失宠,辞官荐蔡泽代之;秦国在之后的战争中处于被动,国力大衰,一度退到孝公东出以来低谷,虽秦昭王全力回天,仍未重现往日之盛……由此可见,长平之战更像一个诅咒,当真是应了那句杀降不祥,然而,当是时,杀降确实是不得不为的选择,区别只是谁来背这个恶名罢了,可惜了一代名将,却只能做个嗜血杀神。

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有很多因素,战后我们往往会想很多如果,但其实,历史就是这么冷血,它不给你如果的机会,四大名将,秦赵各占其二,赵国有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军队,曾有赵奢乐毅等名将留下的辉煌,惠文王留下的蔺相如廉颇等一干重臣,把这么一副好牌打成这样也确实让人唏嘘,上天何其眷顾大秦,庸主皆薄命,昭王在位半个世纪,熬死燕昭王、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等多少明君,秦昭王死后两代继任君王才三年多,千古一帝嬴政就上场了。

唉!又该凑钱买第四部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4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600字

    【第1篇】 鹅黄色的封面上,几支蒲公英随风飞扬,上面齐齐地印着几个大字――《林清玄散文集》。翻开书页,阅读着一个个细腻的文字,饱含着一个作家纯善而不被这浑浊世俗污蚀的心。他的文字如…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95
  • 读《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有感600字

    【第1篇】 晚饭后,出门去了,坐在沙发上打毛衣,外婆在收拾餐桌……   我坐在书桌前,在纸上画了一只小,一对长长的耳朵,一身精美的丝绸衣服,一双精致的皮鞋,风度翩翩。对,书上就是这…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246
  •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读后感600字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读后感600字: 任何正直,致力奉献于教育之人,应用简单生活,身体力行,通过激励、纠正、指导、培育、美化等行为来引导受教者如何实践于生活中。假期里粗略读了《…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19
  • 我的大学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喀山,过了不久就参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动。贫苦的生活使他在伏尔加河流…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76
  • 读《死亡线上的新生》有感800字

    在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人物。无论是士兵还是首长,他们不仅作战英勇、舍生忘死,而且互相照顾、关爱战友,用坚强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敌人无法逾越的战壕。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革命…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71
  • 《乔治开启宇宙的神秘钥匙》读后感600字

    《乔治开启宇宙的神秘钥匙》这本书,讲了一个名叫乔治的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凭借自己超人的毅力,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乔治是个爱幻想的小男生,很想拥有一台电脑,但是因为家境贫寒,他…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