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词典》读后感_900字

《马桥词典》读后感900字

1996年《马桥词典》的出版引起了长达两年的论争,因其词典形式的小说创作被人指责为模仿抄袭帕维奇《哈扎尔辞典》。

在我看来对作家韩少功的指责完全是一场不负责任的人身攻击。从学术方面对比两本书,具体的论述已经有不少论文了,不适合在此赘述。我本人读完《马桥词典》只觉得佩服,无论韩少功在写这本书之前有没有看过《哈扎尔辞典》,这本《马桥词典》都完完全全是土生土长的寻根文学的产物,那里面所描绘的马桥,和王安忆的小鲍庄、张承志的金牧场等等一样,是一个完全中国化的三维空间,充满了古老中国乡村的愚昧、真淳,以及上世纪短短几十年间天翻地覆的冲击带来的冲突与戏剧。

词典这种形式,如果说韩少功借鉴,那也大可不必说是从帕维奇开始的,我国古典小说许多志怪、笔记,乃至鲁迅先生写阿Q时,对“阿Q”和“精神胜利法”词条的解释,不也是源泉?用词典的形式写小说,这其实并不是一条很难想到的思路。我本人在刚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非常兴奋,因为词典这种形式背后蕴藏了多么广阔的空间啊!读完小说我也没有失望,韩少功在长篇巨制中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写了很多词,但是形散神不散,如同无数条线,层层交织,最终构成一个立体的马桥。

我本人真的非常欣赏这种形式,从语言入手写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便捷直观又有历史感的讨巧的事情。且不说一种方言,小到每个家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自己习惯的口头禅、或者被赋予特定意义的语句,这些语句背后一定有着什么故事。平时司空见惯的语言背后,如果细细琢磨,加以记录,一定也可以写成一篇十分有意思的小说,这也是我一开始看到这种文体兴奋的原因所在,但是现在肯定不能写了,现在写出来就是明摆着模仿韩少功了(笑)。

想到容易,做到很难,韩少功确实将这种文体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这也让人没什么遗憾了。有的词是对历史的回溯,有的词背后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有的词背后是作者对荒诞时代的辛辣讽刺。

韩少功用语言的针刺进马桥的神经,让它活了起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4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走在撒哈拉——《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从记事起就知道爷爷家有个书橱,书橱很大,却不全是书,上面是书,下面放的是杂物,书虽然不多,却满是经典,有些视野已经…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75
  • 《笨狼和他的爸爸妈妈》读后感600字

    进入以来,森林镇上持续高温。 猫头鹰镇长不得不宣布放假,希望全镇居民采取一切方式防暑降温,镇上的居民为了躲避酷暑陆续离开小镇。 笨狼不同意离开小镇去避暑:“面对困境,我们不能逃避,…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92
  • 《抗战英雄》读后感1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了小萝卜头的故事,感触很深。他在一岁的时候和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九岁时和一起被坏蛋杀害。小萝卜在监狱中,他坚持读书,没有笔和纸,妈妈就给他做。看到这里…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270
  • 《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读后感300字

    这个,我读了一套叫做《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的书(因为一套书有好多本,所以我挑其中两本说)。 书中的主人公叫戴小桥,整套书主要讲述戴小桥和林晓琪、马儿帅、汪小中、杜家严等小是好哥儿们…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104
  • 守株待兔的读后感2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守株待兔”,感受非常深刻。   我觉得农夫是靠运气好才捡到那只惊慌失措的,总不会每次都有这样幸运的机会。果实是要靠劳动和努力去得到的,不能坐享其成。…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04
  • 读《中国智慧》有感800字

    我们总是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智慧»一书比较系统全面的对这句话进行了解读。细细品读这本书,揭去文化表层的华丽面纱,展现在眼前的,正是朴素却深远的中国…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